返回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5章 种药的人,比药还金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吉普车碾过雪埂时颠了一下,林英放在小腹上的手跟着颤了颤。

油纸包的棱角隔着粗布衫硌得有点疼,倒像是玉坠在发烫提醒她,该回家了。

“到了。“陈默推开车门,冷风卷着雪粒扑进来。

他伸手要扶她,却见林英已经利落地跳下车,军大衣下摆扫落一片积雪。

她望着自家篱笆院的方向,脚步顿了顿,又加快往屋里走,弟妹们该放学了,灶上的玉米糊糊怕是要凉。

可刚跨进堂屋门槛,她的目光就落在八仙桌上那个裹着蓝布的包袱上。

那是早上出门前她留给林建国的,里面装着半块冻山羊肉。

此刻蓝布摊开着,林招娣正踮脚往瓦罐里添水,林小栓蹲在灶前吹火,火星子溅在他冻红的手背上,他也不躲,只把脸凑得更近。

“姐回来啦!“林建国从里屋跑出来,手里还攥着本翻烂的算术本,“赵叔家的二小子说,县城来的张院长给咱村写表扬信了!“

他眼睛亮得像雪地里的星子,“姐,你是不是要当大英雄了?“

林英弯腰替他拍掉肩头的雪,指尖触到他单薄的棉袄里硬邦邦的补丁。

“先吃饭。“她声音放软,余光瞥见灶上的陶碗,三个碗里各堆着小半碗玉米渣,最大的那个是她的。

等弟妹们捧着碗扒拉完最后一口,林英把油纸包塞进怀里。

“建国,带招娣和小栓去王婶家写作业。“她摸出块烤红薯塞给林小栓,“姐有点事要忙。“

林建国盯着她藏在怀里的纸包,张了张嘴又合上。

他知道姐有秘密,上次她从后山背回半扇野猪,说是捡的;

上上次从井里捞起两筐野山参,说是水冲来的。

可他更知道,姐的秘密能让他们吃上热饭,能让娘的咳声轻些。

“知道了。“他拽着弟弟妹妹出了门,临关门时回头笑,“姐,我们不打听。“

门闩落下的瞬间,林英摸出颈间的玉坠。

凉丝丝的玉贴着皮肤,突然泛起温意。

她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已站在空间里。

月光色的雾气漫过脚面,龙须光脉在百米外流转,像条银蛇卧在黑土地上。

林英走到光脉尽头,那里的土泛着乌油油的光,攥一把能捏出水来。

她小心地打开油纸包,十二粒深褐色的种子滚落在掌心,每一粒都裹着层极细的金粉,像被揉碎的星子。

“千年寒潭水。“她默念着,俯身舀起一捧潭水。

寒潭的水浸得指尖发疼,却在碰到种子的刹那腾起白雾。

十二粒种子突然动了,像活物般拱着她的掌心,其中三粒“噗“地蹦进黑土。

林英咬着唇,咬破的血珠滴在土上,三粒种子瞬间裂开,嫩白的芽尖钻出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展叶。

第一片叶是墨绿的,脉络里泛着金线;

第二片叶边缘卷起,像龙鳞;

第三片叶刚展开,根须就扎进土里,银丝般的根须竟穿透黑土,缠上了龙须光脉。

林英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空间里突然响起清越的鸟鸣,不是外界的麻雀,倒像某种她在特警队时听过的,雪山里的神鸟。

“这是......药脉活了?“她屏住呼吸,突然觉得整片空间都在呼吸。

脚下的土地微微震动,远处的药田原本东一垄西一垄的药材,此刻竟自动排成了八卦阵的形状。

那株新长的草叶上滚下露珠,她舔了舔,甜丝丝的,带着股清冽的薄荷味。

“英子?“陈默的声音从空间外传来。

林英惊醒般后退两步,玉坠突然一沉,她又站回了堂屋。

推开门,陈默正站在院里,肩头落满雪,手里提着个铁桶。

“我去井边打了水,给婶子煎药。“陈默指了指西屋,“婶子今天咳得轻些,喝了半碗粥。“

林英这才想起娘还在里屋躺着。

她快步走进去,李桂兰正靠在铺了三层棉絮的炕上,见她进来,勉强笑了笑:

“英英,娘闻着屋里有股子药香,比你上次采的野山参还浓。“

“那是好兆头。“林英替她掖了掖被角,转身时对陈默使了个眼色。

两人走到院角的柴房,陈默跺了跺脚上的雪:“我刚才看见你进空间了。“

他声音压得低,“那十二粒种子,是赵老给的药王谷根种?“

林英没否认。

陈默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靠山屯的土地湿度、日照时长:

“我查过,咱村后山那片向阳坡,土质跟空间里的黑土最像,要是把根种分些给村民,每家种个三分地,等药材长成了……“

“不行。“林英打断他,“空间里的灵脉刚活,外面的土压不住药性,上次我试种了半株野山参在院后,结果只长叶子不长根。“

她掏出三株刚从空间里摘的幼苗,叶片上还沾着空间的晨露,“但可以试试育灵土,老灶灰、松脂、寒蚕丝,按三比二比一的比例混。“

陈默眼睛亮了:“火炉婆家有三十年的老灶灰,我昨天见她扫灶膛来着,寒蚕丝......招娣养的蚕茧里有,她上次说要给娘做护膝。“

“去把火炉婆和小药渣叫来。“林英把幼苗小心放进陶罐,“今晚就开土。“

三日后的后山,被雪覆盖的荒坡上多出三块木牌,写着“药圃“二字。

火炉婆蹲在地上,用枯枝在土里划拉:“晨采露要在卯时三刻,太阳没露头的时候,用新竹片刮叶尖的水。“

她抬头看林英,脸上的皱纹笑成了朵菊花,“我活了六十岁,头回见种药要跟哄娃娃似的,得摸着根须说话。“

小药渣抱着个陶瓮跟在后面,瓮里装着松脂熬的膏:“林姐说了,午间日头毒,要拿青麻叶搭棚,我昨儿跟建国哥去砍了二十根竹竿!“

他吸了吸鼻涕,把松脂膏抹在幼苗根部,“这样虫子就不敢咬了对吧?“

林英站在坡顶往下看,三亩药圃像三块绿宝石嵌在雪地里。

陈默正拿着她给的小本子,教几个壮实的汉子测量行距:“一尺半,不能多不能少,药根要呼吸,挤着了就长不壮。“

有个汉子挠头:“陈知青,你咋比我们打猎还讲究?“

陈默耳尖发红:“英英说的,我记下来的。“

七日后的清晨,药圃被一层薄雾笼罩。

林英掀开麻叶棚时,香气“轰“地涌出来,比空间里的还浓十倍。

九百株草叶上都凝着露珠,每滴露珠里都浮着根金线。

她摘了三株,放进丹炉时,连炉壁都泛起金光。

“成了!“火炉婆扒着炉门看,丹丸滚出来时是透亮的紫金色,“上回是鹅黄,这回是金,这丹的火候……“

“不是火候。“赵德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老人不知何时到了,手里捏着块药渣,指甲盖大的渣子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这是龙须结晶。“

他喉咙发紧,“我祖父说过,药王谷最盛时,药草能自己结出结晶,延药效七日,林丫头,你这不是在种药,是在养药脉啊!“

县里的红头文件是三天后到的。

陈默举着文件跑回来时,鞋跟都磨破了:“英子!县卫生局批了,咱们药圃是'民间医药保护试点',能往县城供药了!“

他翻到最后一页,“赵干事被停职了,说他囤积盘尼西林,害死了东头老李家的娃。“

林英正蹲在井台边,手里攥着玉坠。

玉坠上的裂纹只剩一道细缝,寒潭的水已经漫到了七分水。

她抬头看天,雪停了,太阳照在脸上有点暖。

“去把药堂的门打开。“林英对陈默笑,“让张院长派车来拉药,按成本价,一分钱不赚。“

深夜,林英坐在炕边,手里捧着株刚从药圃里拔的幼苗。

陈默推门进来,手里端着碗热粥:“婶子睡了,我温了点小米粥。“他瞥见她手里的草,“这是......“

“给你的。“林英把幼苗塞进他掌心,“你懂地气,能感药脉,以后,你替我看着它。“

陈默的指尖在发抖,幼苗的叶片擦过他的指腹,痒丝丝的。“要是有人来抢呢?“他轻声问。

林英望向窗外的雪岭,月光把树影投在墙上,像把出鞘的刀。

“种药的人,比药还金贵。“林英声音轻,却像冰锥扎进雪里,“谁动药根,我断他命根。“

十里外的山坳里,一道黑影跪在雪地里,怀里的罗盘碎成了三片,指针疯狂旋转。

“山魂......真活了。“他喉间溢出血沫,“那丫头......把整座大兴安岭的药脉都唤醒了......“

林英不知道山坳里的动静,她吹灭油灯,摸出玉坠贴在胸口。

空间里的月光更亮了,她看见药田中央的龙须草根脉正在跳动,像人的心跳。

明天,她要去空间里看看,这脉......能跳多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