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马被这忽如其来的动静给吓一哆嗦,刚准备伸出去的爪子立马收了回来,见同事们投来的眼神,有些疑惑的眨眨眼,“咋了这是,你们该吵吵,不用管我。”
“什么不用管你,巫马,你也太不像话了,阿三在我国领地肆意妄为,为非作歹。”气急的刘蓦然,手指头都快戳到巫马的鼻子上,“国家都快被人骑到脖子上了,我们在这为了国家的未来吵得不可开交,你还想着偷姚师傅的烟?”
“哎哎,蓦然,你可别瞎说,谁特么偷姚师傅的烟了。”这等污蔑巫马哪里肯认,同样一拍桌子,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还有,什么叫我不关心国家大事,我关心着呢。”
刘蓦然用嫌弃的眼神扫了眼巫马,“扯吧你,从你进来就没听你发表过看法,你哪关心了。”
“你懂个屁,都跟你这生瓜蛋子似的咋咋呼呼才叫关心?”巫马轻哼一声,得意的扬起下巴,“我这叫胸有成竹,心中自有丘壑,所以才懒得跟你们吵吵。”
“嘿,挺会装,还胸有成竹?”他的话刘蓦然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促狭道:“来,来,你有什么想法说给我们大家伙听听,别在这光动嘴皮子吹牛。”
“说了你听得懂么你。”巫马双手抱胸,嘴角下撇不屑道:“还有,太幼稚了你,区区激将法,对我没用,我才不上你当。”
巫马这装腔作势的做派,反而让刘蓦然笃定,这货肯定实在是在吹牛,眼珠子一转道:“不敢说不会的怕露馅吧,这么着,但凡你今天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中午加餐,老东四的红烧肉,我请了。”
红烧肉?
巫马眼睛一下就亮了,不过马上又故作镇定,佯装不屑道:“红烧肉就想收买我,看不起谁呢,二级电工刘蓦然同志。”
哈哈哈~
休息室里立马哄笑一片。
巫马真两年升级速度堪称神速,这也让他在单位里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见天被拿来做模范教育自家孩子。
而这其中,尤其以刘蓦然受罪最大。
没法子,他老子,他老子的师兄弟都在供电局上班,家学渊源,考级却考不过比他还小三岁,连学都没上过的巫马,可不是天天挨熊么。
关键他级别上不去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技术,只是因为工龄累积不够,你说他气不气。
跟巫马玩的好,也禁不住天天被他老子念叨,加上那种‘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的心理,时不时脑子抽个风,要跟巫马比个高低,以示自己不弱于人…
内容五花八门,包括但不限于谁爬杆跑得快,谁吃饭吃的多,谁个子高,乃至谁撒尿撒的远等等。
巫马有时候无聊也会逗他玩儿,二级工的身份一说,一准能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
果不其然,哄堂大笑中,刘蓦然脸都憋红了,“在加份乌鱼蛋汤,不过我话说前头,你要是说不出什么道道来,这菜,就你来请。”
乌鱼蛋汤啊,酸辣开胃,不错不错...
巫马狐疑的看着刘蓦然,“老东四这俩菜得四块多吧,蓦然,你工钱不是你爸领的么,别到最后光说不练吧。”
“嘿,就俩菜,看不起谁呢,我一个月也小四十好不好。”激将的刘蓦然反被激将,冲动之下,直接从口袋里掏出张大黑石,啪一下拍在桌子上,“钱,那是存在我爸那的,我要用随时都能拿,还能缺你这点。”
“喏,钱就在这,你要说的有道理,这菜我还非买不可了。”
“嘿,你这,弄的我不说还心虚了似的。”巫马见好就收,砸吧砸吧嘴,“得,看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成吧,就让我这个大学生,给你分析分析。”
说着话,他一屁股坐上桌面,不动声色的顺了个根觊觎已久的牡丹点上。
呼~
果然一分钱一分货,比他么大刀柔多了。
见大家伙憋着劲等着看热闹的表情,巫马心里膨胀极了,潇洒的吐了口烟,伸出手指大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你们刚刚讨论了半天,在我看来,就一个字儿,肤浅。”
...
被藐视为肤浅的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吐槽字数问题,还是该上去揍这小子一顿。
“咱们判断某件事,不能只从一个角度来看,尤其是家国大事,得结合国际形势来判断,懂吧。”巫马夹着烟,侃侃而谈,“像蓦然这种脑子一热要打仗的,那叫愣头青。”
“首先啊,咱们先分析分析阿三,为什么他这么嚣张,从59年起就不断入侵外国边界?”
“刚刚海涛说的对,他有靠山,美国跟苏联。”
“但为什么这俩死对头偏偏对阿三这么好,都想拉拢他?”
“嘿嘿,各位同志,站好喽,接下来,我要吹牛皮了!”
要说旁的年代大事,巫马不一定知道,但说到对印反击,他可太有自信了。
还在后世的时,他有段时间特别着迷战争科普文,对这场把入侵战争打成首都保卫战的神奇展开,更是好奇的很,特地在B站上找了好几个对印反击战的科普视频。
其实也不复杂,美国拉拢阿三的原因很简单,地缘战略,为了削弱GCZY扩张,是他在亚洲大陆上的一个支点。
苏联拉拢阿三更简单,因为这会国内跟他的关系破裂几乎半公开化,拉拢阿三,就是为了制衡我国。
当然了,这里边也不乏为了不让阿三被美国拉拢的缘故。
总之这会阿三就是世界上最靓的崽,两大强国伺候他一个,可不得自信心爆棚么。
这也是从59年开始,阿三在边境动作越来越大的原因,加上当时我国处在三年期间,让阿三判断我国处在严重的经济困难当中,肯定无暇顾及边境问题,这才制定了蚕食边境线的战略方针。
我国是什么想法?
就跟林海涛刚刚说的,不敢轻易下场。
开玩笑,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不得不打,但光一个美国就让咱们牺牲了多少战士,影响了国家多长时间的发展,领导高层能不清楚?
这还只是一个美国,再来个现在关系破裂的苏联,结合XZ地形,万一这世界两极亲自下场,国内拿什么打,拿头打么?
但阿三忽略了一件事,他这俩靠山的矛盾,可比他们对我国的矛盾要大的多的多。
59年,古巴革命成功,并立刻倒向苏联阵营,苏联在美国后花园成功插下一个钉子。
59年开始,美国在土耳其跟意大利部署了大量导弹,射程范围覆盖了莫斯科以及大部分苏联领地。
61年,猪湾事件爆发,让古巴下定了依附苏联的决心。
同年,维也纳峰会上,肯尼迪与赫鲁晓夫会谈破裂,赫鲁晓夫强硬要求西方撤出西柏林,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张,之后,柏林墙开始修建。
60年代,被认为是两极冷战对峙的巅峰时段,现在的人虽然不知道之后的进程,但这两个阵营之间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的氛围,战争一触即发的迹象,已经昭然若揭。
国内高层领导自然也有这样的判断,于是乎一方面在舆论上抗议反对,一方面悄咪咪给XZ运送大量物资,所有人都知道,只需要一个契机,美苏对峙腾不出手的契机,就是对印反击的开始。
嗯,除了阿三。
人家自认军事世界地三,尤其在61年通过武力收复被葡萄牙殖民的果阿地区后,自信心爆棚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区区兔子,揍就揍呗,祂还敢还手不成。
这个契机很快就来了,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古巴导弹危机,前因后果咱们不提,但这件事可谓是冷战对峙最巅峰的时刻,美苏都忙着应对极有可能到来的三战,谁特么还有空管阿三?
国内也敏锐的抓到了这个空窗期,迅速出兵反击,短短二十八天,就差点打到阿三的首都。
小道消息,听说当时新德里的一些老百姓都提前准备好了我国的国旗,准备学汉语了,结果咱们压根没打,在打到离新德里两百公里的地方就火速撤退了。
这也让阿三破了大防,你他么都打到这了,居然不殖民,就这么撤了?
你他么是不是看不起我阿三哥!!!
啊!!!
撤退的原因嘛,就是各位所想的那样,古巴导弹危机解除了...
1962年10月14日,美国U-2侦察机确认古巴导弹基地,我国对阿三提出和平谈判,被拒绝。
1962年10月17日,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坚决部署导弹,我国正式下达对印反击战命令。
1962年10月22日,美国宣布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90艘军舰的舰队驶入加勒比海,全球进入核战警戒,我国对印反击爆发,东西两线同时进攻,击溃阿三主力。
1962年10月28日,赫鲁晓夫同意撤出古巴导弹,我国西线部队停止反击,东线暂缓进攻,休战整顿。
1962年11月21日,美国解除封锁,苏联导弹全部撤离,我国宣布全线停火,后撤至1959年实控线。
瞧瞧,真真就是卡着时间点来打的仗。
唯一出人预料的,可能就是国内也没想到,短短二十多天能打到人家首都啊...
连他么GMD地方保安团也比这能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