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公主气运爆满,清冷首辅日日犯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编造理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司农寺则在试行新的粮政改革,关系到明年春耕的大局,不容有失。

这些事务千头万绪,她绝不能在这节骨眼上撂挑子不管。

如今,除了这些朝政要务,她还得抽出身来处理一大堆后宫之事。

姜皇后身体欠安,宫中事务繁杂,几位妃嫔之间暗流涌动。

若无她居中调停,恐怕很快便要生出事端。

南溪身为长公主,又素来受皇后器重。

这些事她无法视而不见。

下朝后,南溪与元武帝在宫道岔口分了路。

元武帝缓步走向乾清宫。

而她则转身朝东,径直朝懿坤宫的方向走去。

她此行是打算去探望姜皇后。

一来尽孝,二来也想趁机了解后宫近况。

若有隐患,也好提前防范。

虽然宫斗系统确实能在皇帝的配合下发挥更大效用。

若有帝王暗中支持,她在后宫布局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但南溪心里还存着一丝良知与底线。

亲爹已经为她操劳半生,如今鬓角已染霜雪,我又怎能再让他替我去卖命?

她摇了摇头,眼神坚定。

这盘棋,终究得靠自己一步步走。

南溪到懿坤宫时,姜皇后正忙着处理后宫的事。

御案前堆着厚厚一叠奏报,大多是各宫妃嫔之间的争执琐事。

青绣姑姑在一旁低声念着条目。

姜皇后一边听,一边提笔批注,神色专注冷静。

姜皇后年过三十,脸型圆润柔和,眉毛清秀,眼睛明亮。

可她一向规矩严谨,身为后宫之主,威严早已经成了习惯。

平日里她说话不疾不徐。

这会儿她坐在内殿紫檀雕花的圈椅上,背还是挺得笔直,腰板丝毫没有松懈。

南溪也有好一阵子没来见她了。

上一次相见,还是元武帝寿辰那日,在凤仪殿远远望了一眼。

那时姜皇后端坐高位,南溪站在群臣之后行礼。

两人之间隔着长长的台阶与层层人影,连一句私语都未能说上。

如今再见,虽在室内,却依旧有种无形的距离感。

随后,她直接说道:“母后,我有件事想请您帮个忙。”

青绣姑姑也停下手中的活计,悄悄看了南溪一眼。

姜皇后问:“什么事?”

话一出口,她自己先顿了一下。

语气太过冷硬,像是朝堂议事时的质询。

她下意识抿了下嘴唇,似在懊恼自己的失态。

刚才青绣姑姑还提醒她,面对南溪要语气软一点,和气些。

毕竟这孩子虽然名义上是义女。

但身份特殊,又极聪慧敏锐,不可轻易得罪。

青绣见状,赶紧端着一盘点心走上来,笑着摆到南溪面前。

青绣脸上堆满笑意。

“殿下,这些都是您小时候爱吃的,听说您要来,皇后特意让奴婢准备的,还反复叮嘱火候要准,不能太甜也不能太腻。”

南溪向来敏锐。

六岁那年被元武帝接走后,她便从懿坤宫搬去了乾阳殿侧宫居住。

那时她尚年幼,却已能察觉周围人的态度变化。

许多宫人嘴上说着祝福的话,眼神里却藏不住轻蔑。

觉得她一个庶出公主,靠运气才被圣上认回,实则根基浅薄。

尤其是青绣姑姑。

虽为皇后近侍,表面上对她恭敬有加。

可背后没少说闲话,言语间总带刺。

虽然明面上不敢造次,也不敢怠慢。

但她对南溪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

现在突然这么殷勤,反倒让南溪心里犯嘀咕。

她不动声色地看着那盘点心,指尖轻轻拂过茶杯边缘。

这些甜点确实是她幼时常吃的。

但也正是因此,她更加警惕。

对方知道她爱吃这些,却不曾记得她早已忌口甜腻之物。

因三年前一场风寒后,太医嘱咐不宜多食糖类。

这顿精心准备的点心,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是刻意营造的温情假象。

她接过茶杯,浅尝一口。

茶是今年新贡的明前龙井,清香淡雅,温度适中。

“味道不错,辛苦母后惦记了。”

姜皇后勉强笑了笑:“你喜欢就好。”

她放下手里的朱笔,将奏折推到一旁,身子略向前倾了些。

几句寒暄过后,南溪便切入正题:

“母后,我想请您重新恢复每日的请安规矩。时间不用太早,定在巳时初刻就行”

这句话一出,青绣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随即低头整理袖口,掩饰神情。

本来请安都在辰时初,也就是早上七点。

天刚亮不久,宫人们才刚起身梳洗。

很多嫔妃起不来。

更有甚者,索性称病数日不到。

久而久之,请安制度便形同虚设,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

南溪干脆延后两小时,既给了众人充足的准备时间,又不至于影响日常起居。

这样一来,既不会显得苛刻,又能确保大多数人到场。

其实她压根不在乎请安不请安。

她的真正目的,是要把各宫妃嫔集中起来,方便乔语灵接近她们。

那位伪装成御医局小吏的江湖大夫,已经在宫外等候多时,只等时机成熟,便可借“巡诊”之名接触目标人物。

姜皇后一听,有些不解。

“恢复请安?为什么突然提这个?”

她这个义女向来嫌这些规矩麻烦,能免则免,从不拘泥于繁文缛节。

当年就连册封礼,她都请求一切从简,不愿劳师动众。

怎么今儿反而主动提起了这般旧制?

这反常之举,不得不让她心生疑虑。

“你从前可从来不关心这些,怎么突然想起这事来了?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南溪想了想,随口编了个理由。

“前些日子我在承天门说的话,母后还记得吗?”

她抬眸望着姜皇后,眼神清澈。

那天她装神弄鬼,姜皇后也在场。

当时夜风凛冽,铜铃乱响,她披发持灯,站在高台之上,宣称天意示警,需整肃宫闱。

那一幕震惊全场,连元武帝都为之动容。

而姜皇后就在台下不远处观礼,亲眼见她挥动符咒,口中念诀。

虽知其中有诈,却也无法当场拆穿。

此刻听南溪提起,她缓缓点头。

“记得。”

“咱们大秦的女子,一生都被困在屋檐下。可即便如此,她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却换不来一丝真正的尊严。她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不属于她们自己;她们亲手盖起的茅屋,最终也不归她们所有。哪怕熬干了心血,到最后,连一块田皮、一间瓦房都留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