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女她官拜一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六章 承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春晓扫视一圈,无人敢与她对视,这才侧过头看向爷爷,“爷,杨家以耕读为本,这话我与您说过,在圣上面前,我也说了同样的话。”

封嬷嬷上前一步,躬身接话,“姑娘的确在圣上面前说过,杨家以耕读为本。”

杨老头平缓呼吸,并没有吭声,他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春晓嗤笑一声,“你们只看到利益,却没看到爹爹和我的危机,爵位?一旦我和爹爹出事,下一步就是整个西宁杨家的覆灭。”

这话落下,杨家所有人都瞳孔紧缩。

春晓站起身,指着杨家所有人,“你们一直在从我和爹爹身上汲取利益,我说的可对?”

谁离开她独自闯荡过?他们全都依赖她讨生活。

杨家男嗣羞愧的低下头,好像的确如此。

春晓背着手,语气嘲弄,“我们是一个家族,然互相扶持才长远,你们给过我和爹爹什么帮助?别说帮我做活,我付了银钱,没有你们干活,兵眷抢着为我卖命。”

春晓见所有人都不吭声,轻笑一声,“你们从未帮助过我和爹爹,而田家一直为我和爹爹谋划,我的学识来自于外公教导,外公更是为了爹爹出山去钱家教书。这次进京你们只知道高兴,外公却清楚危险,没日没夜训练爹爹,只为了不行差踏错。”

杨老头手发着抖,原来亲家已经做了这么多,又想到匈奴袭城的时候,也是亲家陪着小孙女在城内。

杨老头发昏的脑子瞬间清醒,张了张嘴想说什么,面对小孙女清冷的目光,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春晓意有所指,“我的姐姐不多,春夏姐早嫁不谈她,张婉清有仇怨,春婉对我很好,然田表姐明明身陷难处,却能够为我着想,在京城,她从未让烦心事找上我,更是怕我再进京有危险。”

齐氏和杨老大的脸已经成了猪肝色,他们不想付出只想得好处。

春晓讥笑,“所以我拒了给杨家的封赏,我用封赏换来田家回京的机会,当我再次进京,田家会是我的依靠,人都自私,我身处危机为自己考虑,我不认为有错,爷,我的决定可对?”

杨老头手发抖,那是他最接近爵位的机会,小孙女说得对,杨家有今日靠得他们爷俩,他们爷俩出事,整个杨家覆灭。

杨老头扶着桌子站起身,“杨家有你们父女,才有今日,都是爷爷想差了。”

缓口气继续道:“杨家耕读之家,科举兴家为正路,你的决定都是对的,爷爷老了没能力分担风险,日后爷爷会管好家族。”

春晓扶着爷爷重新坐下,“爷爷的确该管好族学,靠自己走出来才硬气,我会在京城等着族兄。”

可惜要等很久,她会先等到祖籍的杨家人,西北想考出去不容易。

杨老头心里环绕着浓浓的失落感,想明白是一回事,期待这么久一场空,杨老头现在怕回到小边村。

杨怀棋和杨怀林两兄弟更是不敢出声,他们吃的是杨春晓的饭,现在族学的一切教育资源都是春晓给的,靠他们自己,他们走不出西宁。

嫡支离开三十年,他们一直没离开过西宁城一步。

三支人兴奋的来,落汤鸡似的离开,杨老大两口子更是羞愧的掩面。

姜知府接到消息赶来,就见杨家人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杨家出了什么事。

杨老太扯着老头子回屋子,厅内只剩下母女二人。

田氏对闺女竖起大拇指,十分解气的道:“这些话,娘早就想说了。”

春晓笑盈盈,哪里还有怒气,她心里并不生气,全是演的,“娘,明日给外公惊喜。”

田氏小声嘀咕,“你外公不想看杨家人的张狂,才回家住的。”

春晓哼了一声,可见杨家最近没少张狂。

刘伯跑进来通报姜知府来了,田氏起身离开,春晓出门相迎,“姜伯伯,理应是我亲自去看您。”

姜知府观察杨春晓眉宇间并无愁色,乐呵呵的,“离的又不远,我知道你一路辛苦需要休息,几步路过来问问京里的情况。”

春晓清楚姜伯伯想听什么,将圣旨和圣上的意思传达。

姜知府傻眼,“四公主回京?不和亲了?”

“嗯,不和亲了,圣旨在我手上。”

姜知府又发现一个盲点,“圣旨在你手上?”

圣上怎么将圣旨交给一个姑娘?这合理吗?

封嬷嬷在京城就恍惚过,可事实的确如此!

春晓仰着下巴,“圣上看重我。”

姜知府信了,要是不看重,怎会让其拿圣旨,姜知府高兴能甩掉四公主这个包袱,“好,好,公主能回京,本官为公主高兴。”

春晓将两封圣旨交给姜知府,她没有宣读圣旨的权力,如果送圣旨的官员没有本地官员大,由本地最高官员宣读圣旨。

这也是杨家第一次接圣旨时,为何是姜知府读圣旨的原因。

姜知府检查两份圣旨,明白杨家人为何失魂落魄,心里嘶了一声,这丫头舍了封赏,只为了让田家回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得不说,这丫头真舍得,不过,从这丫头的利益考虑,功劳给田家最适合。

姜知府带着两封圣旨离开,告知明日宣读圣旨的时间,给春晓留出准备的时间。

今日杨悟延没法回来,他不仅要交接,还要看着武器与军饷封存入库,最近几日别想回家。

晚上,只有母女二人与老两口吃的团圆饭,老爷子没什么胃口强喝碗汤回去休息。

老太太才不管老头子,吃嘛嘛香,不断给春晓夹菜,“多吃些,好好补补。”

春晓啃着炖羊肉,嘴里含糊着,“还是西宁的羊肉味道正。”

田氏笑眯眯的看着闺女吃饭,自己也多吃了半碗,“明早做你爱吃的羊肉面。”

春晓啃着羊腿连连点头,嗯,羊肉真香。

封嬷嬷看的眉头紧锁,却没有吭声阻止,她已经了解新主子的性格,不会听她的,安慰自己,只要在外礼仪不出错就行。

晚上母女二人一起睡,春晓在被窝里吐槽着圣上,说了许多话。

田氏心揪在一起,“你真的能应付?”

春晓搂着娘亲的腰,“能。”

田氏听出闺女语气里的兴奋,沉默片刻,可能有的人天生喜欢挑战?

次日一早,母女二人早早起身,吃过春晓心心念念的羊肉面,母女二人打扮一新回田家。

因为走的早,母女二人到的时候,田家刚吃早饭。

田外公见到外孙女面露欣喜,只是来的是不是太早些?有些摸不到头脑。

田外公注意到春晓的穿着,“你们怎么打扮的如此隆重?”

春晓笑眯眯的跑到外公身边,眨着眼睛,“外公,我走的时候说会给你惊喜,今日给您送惊喜来了。”

田外公何其聪慧的人,他想到一种可能,又怕是幻想,玩笑的问,“哦?你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春晓挤开三表哥,搬椅子坐到外公面前,清了清嗓子,见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

春晓语气略微有些夸张,“外公,田家免除了处罚,您能随我一起回京,外公,这份惊喜,您喜不喜欢?”

田家饭厅格外的安静,田外公好像石化了一般,眼睛都不会眨,春晓要不是注意到外公胸口的起伏,真以为老爷子惊喜过头出了事。

最不稳重的三表哥惊呼出声,“真的假的?表妹,这可不能开玩笑。”

田家众人纷纷回神,田外公第一次失态,老爷子抓着外孙女的手腕,面露急切,“当真?”

春晓笑盈盈的点头,“我带回来的圣旨,保真。”

田外公眼泪在眼里翻滚,他一辈子汲汲营营爬到京城,又被打落尘埃,巨大的起伏没击垮他,今日这份喜悦让他破了防,他能回到京城,他的期盼成真了。

老爷子用袖子胡乱擦眼泪,声音哽咽,“外公谢谢你这孩子,你用功劳换田家回京,外公谢谢你。”

他清楚外孙女付出了什么,天大的功劳换田家回京,改变的是整个田家的命运。

再多的感谢都不为过,田家目前给不了春晓什么,田外公只能不断地说着谢谢。

田大舅用袖子盖住脸,挡住滑落的眼泪,他才是最不甘心的人,爹爹至少当过四品官,他眼看着就能参加春闱,十拿九稳的进士没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自缢而亡,一切成了一场空,他的内心最为痛苦。

现在能回京,田大舅肩膀颤抖,他还能继续科考,儿子不用埋没在西北,真好。

田二舅兴奋地攥紧拳头,他能回去为女儿撑腰,呜呜,他能科举了。

田家喜悦的情绪无法用语言表明,看的田氏也忍不住落泪。

一刻钟后,田大舅站起身,向着妹妹和外甥女躬身一拜,“晓晓对田家有再造之恩,妹妹,田家回京后一定护晓晓周全,谁想动晓晓就要先越过我等的尸体。”

说再多的保证,不如实际行动,田大舅身为长子许诺,那就是田家的承诺。

田氏回礼大哥,她没虚假的推拒,女儿付出了功劳,这些都是闺女应得的回报。

田氏扶起大哥,“日后,晓晓就托付给爹爹和大哥了。”

春晓在大舅见礼的时候就侧过身,为了缓解气氛,笑着道:“我能照顾好自己,进京后,外公和舅舅被我照顾才对。”

田外公声音有些沙哑,调侃的道:“田家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的确要靠着晓晓。”

田大舅老脸一红,好像的确如此。

田外公擦干眼泪,重新展开笑颜,“行了,都赶紧去换身衣服。”

春晓扶着外公起身,“我帮着摆香案。”

田外公要回去洗漱,田氏带来一身新衣服,田氏上前,“爹,我扶您。”

田外公心绪已经平稳,开玩笑道:“的确该扶着,你爹我的双腿软的如面条。”

田氏才不信,亲爹能失态一会已经不容易,当年中榜眼,爹爹淡定的很。

春晓有摆香案的经验,又有三个表兄帮忙,很快摆好香案。

大表哥田皓宇开口道:“日后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表妹不用客气,直接嘱咐我去办。”

他是田家的长孙,从小由爷爷和爹爹教导长大,心中自有沟壑。

以前看不太清表妹,这次用功绩换田家进京,再结合表妹及笄进京,他已经有所猜测,表妹的情况并不好。

春晓摆着手,“几位表哥科举入仕,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其他的脏活真用不上三位表哥,大材小用,她不希望田家染上腌臜的事,影响田家的名声。

二表哥田皓峰笑着,“好,我们听表妹的话。”

半个时辰后,姜知府带人来田家宣旨,圣旨的内容春晓早已看过。

田家有春晓提前告知,这次没有失态落泪,只是眼睛依旧泛红,这是田家等了许久的圣旨。

田外公被春晓扶起接过圣旨,老爷子双手握着圣旨,怎么看都看不够一般。

姜知府恭喜后感慨,“田先生好福气,好运道。”

并不是谁都能被赦免惩罚,尤其是嘉和帝下的惩罚,西宁流放多少人员?真正被赦免回京的又有几人?

田外公拱手,语气自豪,“全赖老夫有个好外孙女,老天待老夫不薄。”

姜知府又寒暄几句,才带人离开上边村。

田家的左邻右舍被圣旨砸懵,回味过来,百姓议论开。

一位老汉嘀咕着,“田家老大一直不成亲,人家就等着回京,哪里会看上西宁的姑娘。”

另一个妇人,“田家和咱们就不是一路人。”

田外公不理会外面的议论,将圣旨存放好,转过头对春晓道:“我要备上厚礼去感谢你爷爷。”

春晓想说别去刺激爷爷,对上外公的目光了然,外公必须走这一趟,杨家没捞到好处,反而是田家得利,为了春晓和田家的名声,田家必须登门感谢。

田大舅起身,“爹,我去准备礼物。”

只是有些犯愁,现在杨家什么都不缺。

田外公早有打算,“你将我这些年写的注解装好。”

他的心血才是杨家需要的礼物,会为杨家减少不少弯路。

田家所有人一起上门感谢,杨老头正躺在屋子里哎呦哎呦的叹气,杨老太烦的在院子里遛弯,也不愿意回屋子。

田外公到来,杨老头还在屋子里躺着,杨老太冲进屋子,照着杨老头后背就是一巴掌。

杨老头疼的面容扭曲,“你谋杀亲夫。”

杨老太掀开被子,扯着人下地,“你心里不痛快也不能表现出来,我告诉你,现在亲家给脸登门,你可别蹬鼻子上脸,我可不会和你回小边村住。”

她已经打算好,日后就跟着二儿媳妇在城里住,老头子别想阻拦她的好日子。

杨老头穿好鞋,他实在提不起精神,洗了两把脸才精神些,边走边念叨,老太婆越来越霸道。

到了正堂,杨老头扯着笑脸,“亲家,理应是我上门恭喜,亲家怎么反而登门?”

田外公躬身感谢,“老哥哥,这次田家得利,我亲自带儿孙登门感谢,我知道老哥哥心里失落,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补偿,这几本是我多年的心血之作,我留给杨家,希望日后与杨家在京城相聚。”

杨老头心里不是滋味,又不敢表露出来,双手接过翻看后,立马变脸,哪里还有苦闷之色,热情地拉着亲家的手,“哎呦,这怎么好意思。”

杨家可太需要了,有了这几本注解,小儿子能少走许多弯路。

田外公乐呵呵,“应该的。”

他希望杨家走出几个人,日后进京能帮到外孙女,别都成为外孙女的拖累。

而春晓已经被请去府衙,她一入后宅,宫女正忙忙碌碌的收拾行李,每个人都喜形于色。

四公主就坐在院子里,身上披着大氅,眉眼全是轻松之色。

春晓坐在含香搬来的椅子上,语气疑惑,“姜知府没告诉公主吗?”

四公主表情茫然,“告诉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