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成功的基石与新的征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照海市第一纺织厂”改制方案在职代会上高票通过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照海市的官场和国企系统。

这一次带来的震动,远比叶辰之前整顿官僚作风时更为强烈。

如果说“市长直通车”和效能改革让人们看到了叶辰的“锐气”和“高效”,那么“一纺厂”改制的成功,则让人们彻底认识了他的“胆魄”、“智慧”和“担当”。

这不是简单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一场经典的、教科书式的攻坚战。

他在面对积重难返的历史遗留问题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深入虎穴,精准地把握了问题的核心——人的安置和利益的阳光化。

他用周详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安置方案,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用彻底的公开透明,粉碎了谣言和抵制的土壤;用果断的铁腕反腐,清除了改革的内部障碍。

这套组合拳,打得精准而有力,让所有潜在的反对者和观望者都无话可说。

之前那些在专题会议上表示担忧的副市长、委办局负责人,此刻对叶辰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甚至带着一丝敬畏。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常务副市长,不仅有着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力,更具备处理最复杂、最敏感问题的政治智慧和坚韧毅力。

他不是一个只会“烧火”的莽夫,而是一个善于“破局”的帅才。

市长成汉雯在听取叶辰的专题汇报后,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毫不掩饰她的赞赏:“叶辰,干得漂亮!‘一纺厂’这个堡垒一拿下,我们市属国企改革的棋就全盘活了!你给全市的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啊!看来,把你放在常务这个位置上,是省委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就连一向沉稳、不轻易表态的市委书记顾同,也在一次市委常委会上,不点名地肯定了“一纺厂”改制工作,强调“要勇于触碰历史遗留问题,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手段破解发展难题”,这无疑是对叶辰工作的最高认可。

叶辰的个人威望,在照海市政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他现在说的话,在市政府系统内部,拥有了真正的、沉甸甸的分量。

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时更加务实,落实指示时更加迅速,那种阳奉阴违、推诿扯皮的现象大大减少。

因为他用“一纺厂”的成功证明,他有能力、也有决心解决任何阻碍发展的顽疾。

站在即将焕发新生的“一纺厂”旧址上,叶辰并没有太多成功的喜悦。

脚下是即将被平整的土地,远处是忙碌的勘测人员。

他的心情更多的是平静,以及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一纺厂”的解决,只是搬走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

照海市还有更多类似的国企需要梳理,有更复杂的产业结构需要优化,有更广阔的民生领域需要改善。

发展的道路,永无止境。

但他已经成功地打开了局面,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绩,在这更高级别的政治舞台上,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靠“四万亿”先知先觉来证明自己的年轻干部,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驾驭复杂局面、推动深层改革的成熟领导者。

风吹起他额前的头发,他眺望着这座正在他和他同事们手中悄然改变的城市,目光坚定而深远。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更复杂。但他已然无所畏惧。他将以“一纺厂”改制成功为新的基石,带领着照海这艘巨轮,驶向更深邃、更壮阔的改革与发展深水区。

新的征程,就在脚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