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课程在压抑中度过。
物理老师是个头发花白说话慢条斯理的老先生,他讲课的内容艰深晦涩,大部分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却依旧强打精神坐得笔直。
楚砚保持着基本的专注,大部分精力用于【规则之眼】的被动扫描和环境记忆。
这间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记在了心里:墙角的蜘蛛网、窗帘上的污渍,以及空气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消毒水味。
而邻座李默的空位是个警告,张浩也因此收敛了不少,但偶尔瞥来的目光依旧带着未散的恶意和一丝…焦躁?他课桌下的手无意识地反复抠着桌角。
规则4: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楚砚的笔记本上,物理公式工整严谨。
但他的余光,始终在讲台上孙老师缓慢翻动教案的手上,那双手的指甲缝里,似乎残留着一点红色的…颜料?还是别的什么?
【规则之眼】被动捕捉:【环境认知干扰力场稳定。目标:孙建国。状态:中度认知固化。指甲残留物:疑似朱砂(?),无直接污染。】
朱砂?物理老师指甲缝里有朱砂?楚砚心中疑窦丛生。
下课铃响,孙老师慢悠悠地合上书。
“今天的作业是练习册第38页,1到10题。明天上课检查。”
“起立!”
“老师再见——!”
人群涌出教室,奔向食堂或操场。
楚砚没有动,他需要处理掉那本写着血字的笔记本,规则3和潜在的污染风险都指向了它。
直接丢弃?可能会被监控或热心同学举报违反校规,留在课桌里?那就是个定时炸弹。
他拿起笔记本,走向教室角落的不可回收垃圾桶。
就在他准备将其丢弃时,眼角余光瞥见负责打扫的值日生,一个瘦瘦小小戴着眼镜的女生,正拿着扫帚小心翼翼地将李默散落在地的最后一本书扫进簸箕。
那本书的封面,赫然印着《心理健康教育》!
而赵小雨的动作带着刻意的回避,仿佛那本书烫手。
楚砚动作一顿,改变了主意,他拿着笔记本,径直走向赵小雨。
“同学,”
楚砚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
“能借用一下你的废纸篓吗?我的本子…不小心弄脏了。”
他晃了晃合着的笔记本,封面看不出异常。
赵小雨吓了一跳,后退半步,厚厚的眼镜片后闪过一丝慌乱。
她看了一眼楚砚手中的本子,又飞快地低下头,小声嗫嚅。
“可…可以…在那边…”
她指了指讲台旁的一个绿色塑料废纸篓。
“谢谢。”
楚砚走到废纸篓旁,掀开盖子。
里面已经堆了小半桶废纸团,用过的草稿纸和一些零食包装袋,他动作自然地将自己的笔记本塞了进去,埋在其他垃圾下面。
就在笔记本脱手的瞬间,他感觉精神层面那丝微弱的怨念纠缠似乎减轻了一些。
处理方式符合“丢弃垃圾”的规则,且没有引起额外关注。
【夏国直播间】:
“楚神处理掉了!塞进值日生的废纸篓,聪明!”
“那个赵小雨好像很怕李默的东西?”
“《心理健康教育》?李默出事前在看这个?”
“细思极恐!这学校心理课教什么?”
【灯塔国直播间】:
“夜鹰在食堂!她的餐盘里…肉排的形状像手指?!”
【樱花国直播间】:
“千代大人拒绝了同学分享的糖果…那糖纸颜色好诡异…”
晚自习开始了。
日光灯的冷白光,将每个人的影子在地上拉长,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楚砚翻开物理练习册,准备完成作业。
当他翻到第38页时,笔尖顿住了。
这题目本身是标准的力学问题,但在题目文字的行距之间,被人用几乎与纸张同色的铅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呓语!
“…光吃掉了声音…影子在第三排…”
“…红色的数字在笑…别回头…”
“…王老师眼镜后面…没有眼睛…”
“…作业本…会咬人…”
这字迹颤抖,充满了恐惧和混乱!与李默笔记本上的内容如出一辙!而且,这字迹…楚砚辨认了一下,正是李默的!
李默在物理练习册上留下了“遗言”!这些呓语,是他认知被污染崩溃前的“真相碎片”?
【规则之眼】被动警示:【目标:练习册38页。状态:信息污染载体(次级)。残留微弱精神污染(认知混乱倾向)。过度注视或尝试解读存在低度精神污染风险。】
作业本身可能就是污染传播的媒介!认真完成作业是否意味着主动接受这些污染的侵蚀?
楚砚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解读那些呓语的冲动,他集中精神,将注意力放在题目本身的文字和图形上,完全屏蔽掉那些小字的存在。
他的笔尖开始移动,在草稿纸上列出公式,代入数据,进行计算,解题过程流畅,答案准确无误。
但当他将最终答案工整地誊写到练习册上时,异变陡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写下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物理符号,落在练习册空白的答题处,墨迹竟然迅速变得暗红!
而练习册的纸张,仿佛变成了吸水的海绵,将那些暗红的墨迹飞快地“吸收”进去,只留下一个个几乎看不见的印迹!
更诡异的是,他刚刚写下的一行解题过程,其中某个步骤的等号“=”旁边,凭空出现了一个用铅笔轻轻写下的“√ ”!
这“√ ”的笔迹,与王红梅批改作业的笔迹一模一样!
批改?谁在批改?在他写下的瞬间?!
楚砚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猛地抬头环顾四周!讲台上没有老师值班,只有班长周涛坐在前面,假装看书,眼神却时不时扫过全班,带着警惕。
其他学生都埋着头,笔耕不辍,没有任何异常。
他低头再看练习册,那暗红的墨迹已完全消失,答题处一片空白,只有那个“√ ”在等号旁边。
【规则之眼】被动捕捉:【检测到规则力场异常波动!墨迹变色吸收为规则显化现象。“√ ”标记:初步认可,附带微弱精神标记(关注度提升?)】
完成作业是义务,会被标记“认可”,但同时…也被打上了“关注”的烙印?
楚砚不动声色地翻过这一页,开始做下一题,这一次,他更加小心,精神高度戒备。
同样的过程再次发生,答案写下,墨迹变暗红,被吸收,空白处出现一个“√ ”。
他强忍着不适,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十道题目,每一题后,都留下一个“√ ”。
当最后一题的“√ ”出现时,他感觉精神仿佛被十道丝线轻轻碰了一下,随即隐没。
作业完成了,规则义务达成,但代价是…被十次标记?被某种存在“初步认可”并“重点观察”?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是救赎,楚砚合上那本练习册,第一个起身。
他需要离开这个被视线笼罩的教室,他需要去一个地方——图书馆。
这里的图书馆位于教学楼顶楼,空间宽敞,书架排列整齐,弥漫着油墨味和尘土。
图书馆的灯光比教室更暗一些,管理员是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坐在借阅台后打盹的老太太。
楚砚的目标很明确,找校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他想知道这所“晨曦中学”的过去,以及李默死前看的书里藏着什么。
他在“校史年鉴”区域浏览,书架上落满了灰,书籍陈旧,他抽出一本《晨曦中学校志(建校50周年纪念版)》。
翻开厚重的封面,泛黄的纸张散发着霉味,前面的内容无非是历任校长照片、学校荣誉、优秀校友事迹…枯燥而官方。
当他翻到大约建校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段时,目光一凝!
一张泛黄的集体照下面,配着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
“……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团结奋进,克服了‘认知偏差’带来的短暂困难期,教育教学秩序重回正轨,并于同年被评为市级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
“认知偏差”?困难期?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照片上,穿着老式校服的师生们笑容灿烂,但楚砚的【规则之眼】却捕捉到照片背景的教学楼窗户里,几个模糊的人影姿态异常扭曲!
更关键的是,照片中那位时任校长的胸前,佩戴的校徽图案…与现在他们佩戴的校徽图案截然不同!那是一个更加复杂的暗金色徽记!
【规则之眼】被动警示:【照片背景存在认知干扰屏蔽(弱)。旧校徽图案蕴含微弱扭曲规则残留。关联词:“认知偏差”指向高风险历史事件!】
这所学校果然有黑暗的过去!所谓的“规范化管理”,是否就是用现在这种极端的“整齐划一”来压制曾经爆发的“认知偏差”污染?
楚砚立刻掏出手机,假装看时间,实则用摄像头对准校志上的照片和文字,迅速拍下。
就在他准备将校志放回原处,去找《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时——
“同学。”
一个苍老带着浓重痰音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楚砚悚然一惊!他竟完全没察觉到有人靠近!猛地转身!
图书管理员钱淑芬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站在了他身后,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中的校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图书馆…要保持安静…”
钱淑芬的声音沙哑。
“…校志…是旧档案…不对外开放借阅…”
她的手,指向楚砚手中摊开的书页,指尖微微颤抖,指甲缝里…也残留着一点红色的痕迹!
又是朱砂?!
“对不起,钱老师,我只是好奇看看。”
楚砚立刻合上校志,放回书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歉意。
钱淑芬的眼睛盯着他放回的书,又缓缓抬起,落在他左胸的校徽上,看了几秒钟。
那目光,不像在看一个学生,更像是在…确认某种标记?
“新生…好奇心重…”
钱淑芬轻轻“哼”了一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看正经书…少碰…旧东西…”
她说完,不再看楚砚,拄着一根磨得油亮的拐杖,一步一挪,缓缓消失在两排书架之间。
楚砚站在原地,后背发凉。
钱淑芬最后那句话,是警告?还是提示?她确认校徽的动作…是否意味着自己作业本上那十个“√ ”的标记,已经被某种规则“看见”了?
他放弃了寻找《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念头。
此地不宜久留,转身走向借阅台准备离开时,他的目光扫过台面上摊开的一本借阅登记簿。
在最新一页的登记栏里,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和日期:
“李默 | 《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 | 借出日期:03/21 | 应还日期:03/28 | 状态:逾期未还(已报损)”
借出日期是前天!应还日期是…今天!而状态是“逾期未还(已报损)”。
在李默被拖去“静思室”的当天,这本书就被标记为“报损”了?
寒意瞬间蔓延,李默的“认知偏差”,恐怕就是从借阅这本书开始的!而这本书,连同它的读者,都被学校系统迅速地“处理”掉了。
楚砚快步走出图书馆,昏暗的走廊灯光下,他左踝的滞涩感似乎加重了一分。
【净化的鳞核】依旧被规则牢牢压制着,幽蓝的光芒微微闪烁,仿佛在积蓄着力量。
回到宿舍,躺在硬邦邦的床上。
楚砚闭上眼,脑海中反复回想着校志上的旧校徽图案、李默练习册上的呓语、钱淑芬的眼睛和指甲缝里的朱砂,以及借阅簿上写着的“已报损”…
这所学校的“正常”,是用无数的规则和血腥的“处理”后的表象,而他们这些新生,不过是新一批被投入这名为“规范化管理”的“工厂”的原料。
规则要求“合格”,但“合格”的标准是什么?是变成张浩那样充满恶意的“顽劣”?还是变成其他学生那样整齐划一的“木偶”?亦或是…像李默那样,因为窥见太多真相而被“报损”?
楚砚在黑暗中睁开眼,右眼冰蓝光芒一闪而逝。
他不要合格。
他要撕开这层“正常”的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