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不暖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00章 风巅虎双属性觉醒与成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翅膀上的银色符文光芒暴涨,亮度比之前提升了三倍,符文的纹路变得更加清晰,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开始快速旋转,形成一道道银色的风旋——这些风旋直径约为三尺,围绕着风巅虎的身体缓缓转动,转速约为每秒一圈,风旋中蕴含的风脉灵能,比平时浓郁近十倍,能轻易切割空气中的杂息,形成一片纯净的风脉灵息区域。

风巅虎的身体微微下蹲,四肢弯曲,如同蓄势待发的猎手,肌肉线条在黑色毛发下清晰可见,每一块肌肉都紧绷着,蕴含着随时可爆发的力量。

翅膀展开到最大幅度,几乎遮蔽了头顶的阳光,翼尖的银色符文如同最锋利的刀刃,泛着冷冽的光芒。

周身的灵能波动越来越强,甚至让周围的空气都开始微微震颤,形成一道道细微的气流,吹动着地面的碎石轻轻滚动。

随后,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在风巅虎头顶上方约三尺的位置,两道模糊的虚影缓缓凝聚成形。

这两道虚影呈“簸箕山”的轮廓,形状如同缩小了数百倍的簸箕山山体,高度约为五尺,宽度约为三尺,山体表面的细节清晰可见:金色虚影上,能看到簸箕山特有的“层岩结构”,岩石的纹理如同真实山体般凹凸不平,甚至能看到山间缝隙中生长的“灵植虚影”; 银色虚影上,则能看到簸箕山山顶的“风蚀痕迹”,这些痕迹是长期风脉流动形成的,与真实山体的风蚀地貌完全一致。

其中一道虚影泛着厚重的金色,如同被地脉灵息包裹的山体,散发出沉稳、厚重的灵能波动——这种波动与九重山地脉的波动频率完全一致,每一次波动都带着“承载与稳定”的特质,对应着地脉灵息的属性。

金色虚影的表面,还泛着淡淡的土黄色光晕,这是地脉灵息中“生息之力”的外在表现,能滋养周围的灵体,让靠近的灵物感受到源自大地的安稳。

另一道虚影泛着锐利的银色,如同被风脉灵息缠绕的山峰,散发出迅捷、灵动的灵能波动——这种波动与忧乐沟风脉的流动节奏完全契合,每一次波动都带着“切割与穿透”的特质,与风巅虎自身的风脉属性完美契合。

银色虚影的表面,泛着淡淡的白色光晕,这是风脉灵息中“迅捷之力”的外在表现,能提升周围灵物的反应速度,让靠近的灵物感受到源自风息的灵动。

这两道虚影并非静止的投影,而是如同拥有生命般,在风巅虎头顶缓缓旋转——金色虚影顺时针转动,转速约为每秒半圈,带动周围的地脉灵息形成微小的漩涡,这些漩涡直径约为一尺,如同一个个微型的地脉节点,向风巅虎输送着纯净的地脉灵能; 银色虚影逆时针转动,转速约为每秒一圈,牵引着空气中的风脉灵息汇聚成束,这些灵束直径约为半尺,如同一条条银色的丝线,缠绕在风巅虎的身体周围,为其补充风脉灵能。

二者的转动方向虽相反,却形成了一道平衡的灵能场——地脉灵能与风脉灵能在灵能场中相互交织,却不冲突,反而形成了一道“风地双属性灵能流”,缓缓注入风巅虎的体内。

这种灵能场的平衡,是风巅虎灵识精准操控的结果,它能根据自身对灵能的需求,实时调整两道虚影的转速与灵能输出量,确保灵能吸收的稳定与高效。

这并非普通的灵息投影,而是风巅虎首次展现的“本体赋能”能力——所谓“本体”,并非指它的猛虎形态,而是指它灵识深处与忧乐沟山川大地联结的本源力量。

簸箕山是忧乐沟境内地脉与风脉交汇的核心区域,山体深处蕴含着浓郁的双属性灵能,风巅虎的灵识自诞生之初,便与簸箕山的灵脉产生了深度共鸣,这种共鸣如同“灵识契约”,让风巅虎能在需要时,调用簸箕山的本源灵能,为自身赋能。

此次显现的双属性虚影,正是它唤醒这份本源联结的证明,也是意灵界极为罕见的“双属性觉醒”现象——据陈家《意灵图鉴》记载,千万只意灵中,仅有一只可能出现双属性觉醒,且觉醒的属性必须与诞生地的灵脉属性相符,风巅虎能觉醒风、地双属性,正是因为它诞生于簸箕山风地交汇的灵脉节点,这份机缘,百年难遇。

金色虚影率先行动,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朝着风巅虎的下牙腮处落下。

在接触到风巅虎身体的瞬间,金色虚影化作一道流金般的灵能,如同融化的黄金,顺着风巅虎的毛发缝隙,融入它的下颌——刹那间,风巅虎的咬合之力大幅提升,原本能咬碎岩石的力量,此刻增强了近两倍,足以轻易咬断蕴含灵能的灵植藤蔓。

周身的灵息中多了几分地脉的厚重特质,原本锐利如刀的风息,此刻如同裹上了一层坚硬的岩石外壳,既保留了风脉的迅捷,又增添了地脉的沉稳。

风巅虎轻轻闭合嘴巴,牙齿碰撞间发出“咔嗒”的声响,并非凶狠的示威,而是对新获得力量的适应——它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咬合力度,从最初的三成力,逐渐提升至五成力,感受着下颌传来的厚重力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显然对这份新能力极为满意。

紧接着,银色虚影也随之而动,朝着风巅虎的上牙帮落下。

与金色虚影不同,银色虚影融入时,并未化作液态灵能,而是化作无数道直径不足一毫米的细密银线,如同编织成的网,均匀地包裹住风巅虎的上颌——瞬间,风巅虎对风脉灵息的操控变得更加精准,原本需要一秒才能凝聚的风刃,此刻仅需半秒便能完成,且风刃的稳定性提升了近三成,不易因外界干扰而溃散。

它轻轻扇动一下翅膀,一道银色的风刃便从翼尖凝聚而成——这道风刃长约一尺,宽约两寸,边缘泛着柔和的光芒,并非用于攻击,而是风巅虎在测试新获得的灵息操控能力。

风刃在空中盘旋一周后,并未消散,反而在风巅虎的意念操控下,分裂成三道更小的风刃,分别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飞去,最终在距离风巅虎三丈远的位置,缓缓消散在空气中,没有造成半分破坏。

随着双属性虚影的完全融入,风巅虎的体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并非无节制的暴涨,而是按照“灵息契合度”的规律,调整至最适合承载双属性灵息的形态。

它的身高从原本的半人高,约四尺,增长至与人齐平,约六尺,躯体线条变得更加匀称,肌肉的轮廓在黑色毛发下隐约可见,既保留了猛虎的威严,又不失灵物的灵动,每一处肌肉的比例,都完美适配双属性灵能的流动,减少了灵能在体内流转时的损耗。

周身的黑色风息中,开始夹杂着金色的地脉灵息,两种灵息如同两条缠绕的河流,在它体内有序流转——风脉灵息负责“引导与加速”,地脉灵息负责“稳定与承载”,二者在灵脉通道中形成一道完整的“风地双属性灵息循环”。

这是意灵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突破,意味着风巅虎从此具备了同时调动两种属性灵息的能力,未来在协同激活四方守护阵时,能同时承担风脉与地脉的能量引导任务,大幅提升阵形的灵能融合效率。

不远处的老山羊,此刻已完全恢复了灵体状态,它正站在地面上,仰头注视着风巅虎的变化,眼中满是惊叹。

当金色虚影融入风巅虎体内时,老山羊能清晰感受到空气中地脉灵息的波动,那股波动与它自身的地脉灵息有着高度的契合度,如同找到了同源的能量伙伴,它忍不住向前迈出两步,周身的金色灵息微微发亮,亮度比之前提升了近一倍,灵息的波动频率也随之调整,与风巅虎体内的地脉灵息保持同步。

老山羊的银毛在灵息的作用下轻轻颤动,每一根银毛的根部都泛着淡淡的金光,如同无数细小的信号灯,传递着“共鸣”的信号。

它抬起前蹄,轻轻触碰地面的灵脉纹路——蹄尖泛着的金色灵息与地面纹路相互呼应,形成一道微小的灵能流,这道灵能流顺着纹路延伸,最终与风巅虎脚下的灵能流相连,如同两条支流汇入主河,完成了“地脉灵息共鸣”的闭环。

老山羊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它能清晰地感受到,通过这道共鸣,自身的地脉灵息操控变得更加顺畅,原本需要调动三成灵识才能完成的灵脉节点激活,此刻仅需两成便能实现,这是灵息共鸣带来的“协同增益”。

二狗子也停下了灵毛织就层的修复,抬起头注视着风巅虎的变化,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

当银色虚影融入风巅虎体内时,它能敏锐地捕捉到风脉灵息的变化——那股更加精准的风息操控,如同教科书般展示着风系灵息的高阶运用,让它深受启发。

二狗子尝试着模仿风巅虎的灵息流动节奏,调动自身的灰色风辅灵息,在身前凝聚出一道微小的风旋。

起初,风旋的形态较为松散,转速也不稳定,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但随着二狗子不断调整灵识输出,模仿风巅虎的“灵息分层”技巧——将风辅灵息分为“外层牵引”与“内层稳定”两层,外层灵息负责带动风旋转动,内层灵息负责维持风旋形态——风旋渐渐变得凝练,转速也稳定在每秒两圈,表面泛着的灰色光泽也更加均匀。

这是二狗子在观摩中获得的成长,也是灵物间“观摩学习”能力的生动体现,证明灵物的成长不仅依赖灵粮滋养,更能通过观察同伴的能力演化获得启发。

站在灵脉核心区旁的月平,眼中满是欣慰与震撼。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风巅虎的灵识在双属性虚影融入后,变得更加凝练——灵识的覆盖范围从原本的十里,扩大到了十五里,对灵脉的感知精度也提升了近一倍,甚至能捕捉到地脉中最细微的灵能流动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