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神食粮未耗尽,灵羊虚影便能在溃散后的三息内重新凝聚,且新生虚影会根据符文的实时威力调整形态:若符文灵能增强,新凝聚的灵羊虚影便会增厚半寸灵能外壳,外壳上还会浮现出细密的“地脉守护纹”,进一步提升防御强度;若符文灵能减弱,灵羊虚影则会缩小体型至原来的三分之二,加快再生速度的同时,还能通过灵能密度的提升,保持同等的防御效果。
近乎无穷尽的灵能储备,让灵羊阵始终保持着完整的防御形态——三百只灵羊虚影如同三百个小型地脉守护站,均匀分布在“虎吃天下”符文的攻击范围内,形成一道永不溃散的金色防线。
防线表面泛着淡淡的地脉灵光,与九重山的灵脉节点遥相呼应,仿佛整个山体都在为灵羊阵提供能量支持,挡在“虎吃天下”的符文之前,既无退缩之意,更无溃散之象。
这场对峙,逐渐演变成一场考验灵能续航与战术应变的高阶博弈。
比拼的不再是单纯的攻击力,而是灵羊阵的再生速度与“虎吃天下”符文的生成效率:灵羊阵依托心神食粮与地脉灵能双重供给,再生速度稳定在每秒三只,且每只新生灵羊的灵能纯度都与地脉保持一致; 而“虎吃天下”的符文生成则受限于小老虎的灵能储备——每生成一组四字符文,便需消耗它自身三成的灵能,这灵能源自它觉醒双属性时吸收的风巅山核心灵韵,是不可轻易再生的“本源灵能”。
要知道,“虎吃天下”作为小老虎觉醒双属性后领悟的高阶灵技,对灵能的消耗极大,它一日之内最多只能完整施展一次。
即便小老虎有着远超普通灵物的灵能消化能力,胃袋中储存的千年灵植精华能加速灵能恢复,一次“虎吃天下”的消耗,也需整整一日的静养才能完全恢复——期间不仅要吸收风巅山的风脉灵能,还要吞吐豆腐堰的地脉灵息,二者交融才能补全本源灵能。
这般高强度的灵技释放,对它而言已是极限,若强行透支,恐会影响日后对地脉的守护能力。
还未等“虎吃天下”的灵能气势完全耗尽,小老虎便缓缓收功。
它琥珀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清明,灵识如同精密的灵能分析仪,快速计算着局势:灵羊阵的再生速度已超出符文的破坏效率,继续消耗不仅会浪费本源灵能,还可能因灵能透支导致灵核虚弱,影响后续对豆腐堰地脉的守护。
小老虎缓缓迈步,四爪踏在九重山顶的岩石上,每一步都带着沉稳的灵能波动——脚掌落地时,岩石表面会浮现出淡淡的金色纹路,那是它在无意识间释放的地脉灵能,与山体灵脉形成短暂共鸣,似在确认地脉的安全状态。
最终,它傲然屹立在山顶的东北角,身姿挺拔如松,毫无退缩之态。
世人多赞东南形胜,认为东南方位灵脉汇聚、气场祥和,是灵物修炼的绝佳之地,可小老虎却偏选东北方位——这里是九重山灵脉与豆腐堰地脉的交汇点,灵能波动最为复杂,时常有杂息在此滋生,也是守护地脉的关键防线。
选择此处,既是向潜在的杂息威胁宣告主权,也最能彰显它守护地脉的决心。
它孤傲的身姿如同一尊灵能雕塑,周身残留的符文灵韵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灵韵中还带着“吞灵护脉”的守护气息,似在向周遭宣告:它的威严不容轻犯,即便暂止争斗,也绝非示弱,而是为了更重要的守护使命,不愿在无意义的对抗中消耗守护力量。
“头羊何在!”小老虎的灵识意念如同一道无形惊雷,从它的灵核中迸发而出——这道意念经过双属性灵能的强化,带着风脉的迅捷与地脉的厚重,瞬间席卷整个九重山阙,连远处豆腐堰的水面都泛起了细小的涟漪。
意念中带着未散的威严,还夹杂着一丝被反复试探后的愠怒——它本以为老山羊会直接展露主灵形态,却没想到对方始终以灵羊阵周旋,似在刻意隐藏实力。
灵压所及之处,空气仿佛被凝固,地面的碎石子轻轻跳动,堰塘边的灵草也微微低垂,似在敬畏这股强大的灵能气势。
“哗——”老山羊的羊皮灵具立刻响应。
所有灵羊虚影瞬间溃散,化作无数金色灵能粒子,如同被风吹动的金沙,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细小的弧线,顺着羊皮灵具的纹路快速聚拢。
灵具表面的金色灵纹剧烈起伏,如同汹涌的金色海浪,在半空中翻涌变换:先是形成一道环形的灵能波纹,波纹扩散时,空气中的灵能粒子都被吸附过来,融入波纹之中; 接着波纹逐渐收缩,化为一片平整的灵能平面,平面上开始浮现出细致的纹理——这些纹理并非随机形成,而是模仿了豆腐堰周边的地脉走向,每一道纹路都对应着一处小型地脉节点,似在向小老虎展示它对当地地脉的掌控力。
待灵能波动平复,一幅奇特的景象赫然呈现——羊皮灵具竟化作了一片规整的灵能幻境:
翠绿的草甸如柔软的绒毯般铺展,草叶上还凝结着细小的灵能露珠,露珠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轻轻晃动时,会释放出微量的地脉灵息,滋养着周围的空气; 白色的沙坑点缀在草甸间,沙粒由纯净的风脉灵能凝聚而成,触感细腻如棉,即便灵能消散,也不会留下任何杂质; 数十个圆形洞口整齐排列,每个洞口边缘都萦绕着淡淡的地脉灵能,灵能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防止幻境中的灵能外泄,也避免外部杂息侵入; 洞口旁立着的灵能标杆,是此前灵羊虚影溃散后的灵能凝结体,标杆顶端泛着不同亮度的金光——亮度越高,代表对应的灵能节点越重要,也越接近老山羊的灵能波动频率。
这分明是一座规格标准的灵能高尔夫球场幻境,而那些标杆与洞口,实则是老山羊为测试小老虎灵能操控精度设下的互动关卡。
在幻境的进场处,一道由灵纹编织的标语悬浮在空中,标语的框架由淡金色地脉灵能构成,框架上还雕刻着细小的“守护纹”,象征着地脉的庇护;内部的字迹则由灰色风辅灵能书写,虽略显粗糙,却一笔一划清晰可辨,没有丝毫潦草——“撞大运灵能幻境,欲见主灵,需以心神食粮凝聚灵球投洞——投中核心灵能节点对应的洞口,即为成功。
备注:每颗灵球需以百粒心神食粮凝练,灵球直径需控制在三寸以内,灵能密度需与地脉灵能一致,偏差不得超过±1%。”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粗糙的字迹定是二狗子的手笔——它素来爱凑热闹,且擅长用风辅灵能编织简易灵纹,只是手法不如老山羊精妙,写出的字迹才会略显笨拙。
这般略带狡黠的互动设计,与它平日喜欢捉弄同伴却又不失分寸的风格如出一辙:既不会让小老虎觉得被轻视,又能通过测试展现灵物间的默契。
老山羊与二狗子这般配合,看似设置复杂的互动关卡,实则暗藏双重巧思:一方面,可通过投洞测试小老虎对灵能的精准操控能力——守护地脉时,无论是清除杂息还是修复灵脉,都需极致的灵能把控,差之毫厘便可能伤及地脉; 另一方面,此前虽已收获不少心神食粮,但灵物们日常修炼与地脉维护仍需大量消耗——老山羊每日维持灵羊阵需消耗千粒心神食粮,小老虎恢复本源灵能需消耗五百粒,二狗子与小白猪的灵能辅助也需消耗两百粒,借幻境收集心神食粮,正是为后续的地脉守护储备资源,避免因灵能不足导致守护中断。
这般“务实”的处事方式,倒有几分月平平日规划事务的影子——月平处理地脉事务时,总习惯兼顾“测试能力”与“储备资源”,既不浪费任何一次互动机会,又能为长远守护做准备。
比如上次修复撞杆山地脉时,他便一边测试灵物的协同能力,一边收集地脉灵晶,为后续的守护阵构建打下基础。
只是谁也没想到,灵物们在与月平的长期相处中,竟也将这份“未雨绸缪”刻入了灵识,将每一次灵能互动都与地脉守护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而非单纯的灵技比拼。
“好了!”月平的声音突然响起,如同洪钟在山谷中震荡,瞬间压过了幻境的灵能波动。
这声音并非单纯的语音,还蕴含着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灵识力量——灵识顺着声音传播的轨迹扩散,如同一张无形的灵能网,将幻境中躁动的灵能轻轻抚平。
原本翻涌的灵能粒子变得温顺,不再四处飘散;草甸的灵能波动趋于平稳,露珠不再晃动;沙坑与洞口的灵能不再外泄,幻境的边界变得清晰;整个空间瞬间安静下来,没有一丝多余的灵能杂音。
原本在幻境中对峙的四大意灵,老山羊的灵具幻境、小老虎的符文余威、二狗子的风旋、小白猪的灵息立刻收敛灵能。
二狗子率先收起围绕在幻境周围的灰色风旋——风旋如同被抽走了核心能量,缓缓消散在空气中,消散前还特意将周围的灵能粒子推向地脉节点,为节点补充了一丝灵能; 小白猪也收回了弥漫在堰塘上空的白色灵息,灵息融入水中时,还特意绕开了水中的鱼虾,避免惊扰水生生灵,让水面快速恢复平静;小老虎周身残留的符文灵韵逐渐淡化,最后化作四缕淡金色灵丝,如同温顺的溪流,缓缓缩回它的灵核中,融入本源灵能,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唯有老山羊的灵能幻境还原稍费功夫——翠绿的草甸从边缘开始逐渐淡化,草叶化作灵能粒子飘向羊皮灵具,粒子飞行时还会主动避开周围的灵植,防止灵能误伤; 白色沙坑中的灵能沙粒相互聚拢,形成细小的沙团,沙团顺着灵能轨迹飞回灵具,途中还会吸收空气中的微量杂息,净化周边环境; 洞口与标杆依次消散,灵能重新融入灵纹,灵纹的亮度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没有因幻境消耗而显得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