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介绍
大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当前时间线为公元170年,历经61位国君诸侯,其中包括,7位无法查证在位年限的诸侯,25代诸侯,5代君王和23名皇帝。
秦二世扶苏将秦朝正式改名为大秦帝国,丞相张良修改行政划分,设道,郡,县,府,最初仅仅只有九道,经过世代老秦人的浴血奋战,扩展至十五道。
当前的秦朝地图为基本的中国古代的汉地十三省(明朝说法),加上东三省,外东北,朝鲜半岛,越南北部。
关中道:
大秦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区,历史悠久,大秦的数代王都所在地,主要城市为:洛阳(京城),咸阳,太原等,与陇西,巴蜀,黔中,淮南,山东,河北六道接壤,帝国的交通枢纽,大秦三大粮仓之一,三大宗门之一的佛门的主要驻扎点。大量勋贵都居住在关中地区,拥有帝国的六成人口,重点为农业。
两成的关中军队与三成的陇西军队常年驻扎在关中的咸阳要塞,其中有军队驻扎在咸阳要塞。
(地区大致:陕西,山西,甘肃东部,河南北部)
陇西道:
在数次西征后将早期的关中道进行重新规划时所建立,主要城市为:兰州,朔方,酒泉,武威,拥有大小关隘数十个,西长城与东长城的交汇之处,整个河西走廊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步步为营,帝国的三成兵力常年会轮流在陇西道进行轮流换岗,其余时间则在关中的咸阳要塞进行军备补充。土地相对贫瘠,拥有大量矿产,但开发的并不完全,是帝国用兵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帝国的军工厂。
陇西道的“军区司令部”并不在陇西境内,而是关中的咸阳要塞,整个陇西宛如长龙刺入恶尸所在地区,进行一次又一次扩张,被称作大秦之剑。
(地区大致:甘肃,宁夏,内蒙南部少部分)
巴蜀道:
天府之国,大秦三大粮仓之一,特产大量锦袍与大量木材,主要城市为:汉中,成都,松州,锦州,昭化等,也拥有阳平关,白水关,剑门关,瞿塘关等依山而建的著名关隘。同时也是三大宗门中的道门的主要驻扎点。拥有海量的草药与原始森林,崇山峻岭的地形更是让巴蜀成为遏守高原诸部与项楚的主要地区,更是负责对剑南道的后勤补给。
(地区大致:四川大部分地区)
剑南道:
真正的蛮荒之地,除了全国两成的军队轮流驻扎在各个要塞与城池中,则再无人类涉足的痕迹,修缮的驿道与管路常有野兽与流匪盘踞,帝国的驯兽师们则会在此捕获那些奇珍异兽,或是作为军兽,或是作为玩物,以方便改善帝国子民的生活,基本没有主要城市,只有:河内,昆明,桂林等廖廖数城,基本属于和南部项楚势力的军事缓冲区,只不过基本归大秦管辖。拥有不输巴蜀的草药储量以及大量野兽。
(地区大致:越南北部和云南大部分地区)
河北道:
前往辽东,燕北,朝鲜三道的必经之路,中原门户,东长城的起始之地,拥有数个著名的关隘与要塞,鱼龙混杂之地,各个势力盘踞在此进行各方面的明争暗斗,但治安方面却出奇的不错,主要城市为:蓟城,渤海,渔阳,涿郡等地。
(地区大致:河北大部分地区,天津,北京,辽宁等)
(都是随便写写的,有想法的看官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