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山西军大营。
大帐内,张虞驻足于舆图前,凝神而思,嘴里品尝着桑葚。
经由通报,郭嘉趋步入帐中,向张虞拱手道。
“君侯!”
张虞余光瞧了眼郭嘉,问道:“可是幽州新军情?”
公孙度之前虽说答应袁绍出兵,但因傍海道为低洼地区,夏季泥泞不能通行,故公孙度出兵拖至七月。
眼下公孙度率兵马数万从傍海道进犯辽西郡,统领幽州兵权的鲜于辅,第一时间召集兵马御之。两军对垒于土垠,因距离遥远之故,事发突然之故,张虞尚不知二军胜败情况。
郭嘉作揖说道:“非幽州军情,而是有关袁营军情。据斥候探报,袁绍于前些日病逝,今执掌大军者为三子袁尚。”
“袁绍死了?”
张虞神色愕然,没想到与他交手多年的袁绍,竟这般病故了?且还是悄然无息的在军营中病逝,既让张虞惊愕,又让张虞为之唏嘘。
“强寇病亡,嘉恭贺君侯”
郭嘉笑道:“袁绍为河北英豪,名声显赫,深受士民所推崇。今时病逝军中,君侯去一心头之患尔!”
“恭贺君侯!”
帐中谋士除田丰外,余者皆露欣喜之色。
张虞与袁绍争霸河北,互仇视为敌。而今袁绍的病逝虽不意味着齐国可下,但却意味着齐国将无力再夺回冀州。
至于田丰为何有悲意,不外乎袁绍为他旧主,今他虽不为袁绍效力,但二人往昔之情让田丰今时念起多有唉嘘。
张虞目光离开舆图,看向帐中众人,说道:“我与袁绍争锋多年,我本欲擒之以问事,而今骤而病故,弃军国之事以遗诸子,我军可图尔!”
“郭参军,袁绍既是病逝,不知袁营可有变化?”贾诩问道。
“袁绍病逝前后,逢纪为都护,受领治军之责。”郭嘉如实说道:“而逢纪虽说淫奢,但治军有方。今袁营严整,诸将奉法,人心安稳,未见轻佻。”
“如依参军之言,那岂不是袁营不因袁绍病故而受影响?”贾诩蹙眉反问道。
郭嘉沉吟说道:“岂会无影响?仅是逢纪治军严厉,另袁尚执军以来,分封官爵,以拉拢众人。”
“依礼而言,袁谭为袁绍嫡长子,今袁尚为袁氏之主,袁谭无反应?”荀攸问道。
“暂无袁谭动静!”郭嘉说道。
张虞看向一言不发的田丰,问道:“田君旧为袁绍谋士,可知袁绍为何立袁尚为储?”
田丰收敛心神,说道:“禀君侯,袁绍素来宠爱袁尚,或是因此偏好而立袁尚为储。但依敌国形势,多仰仗青州供粮出兵,今不以旧主袁谭为储,而是以袁尚为储,袁绍所为令丰难以揣测!”
“况袁谭虽无显著才略,但为人礼贤,旧时众者多以为袁谭将继袁本初之后!”
“袁绍若因宠信小儿而废袁谭,是为取乱之道尔!”荀攸若有所思,说道。
回想历史上袁绍死后二袁反目成仇的戏码,张虞戏谑说道:“今二袁之所以未有变化,恐是大敌当前,故不敢妄动,而是欲先退我,再行争夺王位。”
“君侯所言有理!”
郭嘉思虑军情,说道:“袁谭旧为青州之主,今袁绍废长立幼,袁尚篡居大位,袁谭岂会甘心。眼下之事,我攻之急,则二袁齐心共力;若攻则缓,则二袁必起矛盾。今无袁绍在上,高干、袁熙、袁谭岂会愿听袁尚差遣?”
张虞转头看向郭嘉,说道:“奉孝之意,莫非欲劝我撤军?”
郭嘉深深作揖,说道:“袁术遣纪灵率军北上,另有张邈助力,郦将军恐难如愿。故以嘉之愚见,君侯莫不如撤军,北退辽东,东下渤海,南援吕布,以静候袁氏兄弟之间剧变,然后趁二袁疲惫之际,再率军征之,则事半而功倍!”
张虞略思片刻,看向帐壁上的舆图,说道:“二袁如能厮杀,穷途末路者当会投我,故二袁不足为忧,后续轻易可平。”
说着,张虞依序看向荀攸、贾诩、田丰,说道:“三君有何见解?”
田丰说道:“君侯洞察长远,二袁如起刀兵,则有生死之仇,高干当引离之,人心莫能齐,则难为君侯之患。”
今下战况复杂,北有公孙度犯幽州,南有纪灵、张邈为援,而袁尚、袁熙、高干三人齐心,可谓三面交兵。故不动用轮休兵马,则后续的战事将异常艰难。因此不如及时撤军,坐观二袁内斗。
毕竟青州资源本身就不丰富,袁绍在世之时,他能够整合青、徐二州资源,凭袁术的支援,勉强抵御张虞的进攻。如果二袁起刀兵,不仅会内耗青州资源,更会令高干离心离德。
诸袁既然不能齐心,那么对张虞而言将无大的威胁,反而利于张虞后续可轻易吃下青州。故一紧不如一松,今时的撤军则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荀攸说道:“二袁若难为大患,君侯则能望南。袁术地跨四州,霸有中原,君侯灭之则天下平矣!”
贾诩捋须而思,说道:“袁绍丧亡,诸子内斗,君侯威服中原,何不回师进位,招抚袁氏降人,南抚吕布,西安凉州。诸军得赏休养,明岁征讨中原不迟。”
说着,贾诩问道:“君侯可知凉州近况?”
“劳文和细言!”
贾诩说道:“凉州诸郡豪强四起,另有卢水胡作乱,韦端不能制之。君侯何不顺势徽招韦端,遣子韦康及良将西征,凉州盖能平矣!”
韦端虽为凉州刺史,但无法控制凉州诸郡。在袁、张交战前夕,韦端遣使庞淯交好张虞。而今袁绍既被打败,汉室又已灭亡,腾出手的张虞则能遣兵入驻凉州,收拾由豪强割据的郡县,并用韦康取代年迈的韦端,以达到控制凉州为目的。
张虞点了点头,踱步思量许久,说道:“既然如此,那便拜郝昭为平原郡守,与张燕率军共驻平原,另徐庶有兵五千屯清河,则袁谭不敢北犯。让满宠率军回撤,屯兵至阳信,断绝沮鹄与青州联络,并责令张辽速下南皮。孟宁之拜东郡太守,改屯濮阳。”
“那幽州呢?”许褚问道。
张虞沉吟了下,说道:“仲康率军北上,持我大纛。公孙度见我大纛旗至,必疑我已击破袁绍,忧惧之下,公孙度将走矣!”
“君侯英明!”许褚拱手得计,欣喜说道。
“余者兵马随我西进,以观纪灵兵马动向!”张虞说道。
“遵命!”
是日,张虞放弃辛苦营造的‘平袁’城,让郝昭率军撤至北岸平原驻守,与青州刺史张燕共御袁尚。之后的三天,张虞率军向东郡而行。
见张虞率军撤退,袁尚率军发起追击,结果被留守的张燕、郝昭二部所败。出于担心袁谭从中得利,在逢纪的建议下,袁尚率军暂退,欲先抢据临淄。
八月十五日,张虞沿黄河畔行军,数万大军绵延十里,令人侧目之。
一候骑从西快马而至,风尘仆仆,直奔中军‘张’旗。见距伞盖不远,候骑放慢马速,经由左右通报,方才见到张虞。
“君侯,安邑急报!”
候骑下马而拜,说道:“汉中有使至安邑,言孙策起兵十万北伐,先是击破阳平关,而今孙策破关入汉中,重围南郑城,张鲁特请君侯出兵解围。”
“何时之事?”
闻言,马背上的张虞神色骤变。
之前孙坚占据巴蜀虽值得令人警惕,但却不为张虞所忌惮,不外乎益州的门户汉中在张鲁手中。而今若让孙策占据汉中,那么孙策下一步肯定会窥视陇右或关中。
后续孙策若借汉中而北伐,张虞虽说不畏,但却会因孙策北伐而牵制不少的兵力。因此若让孙策拿下汉中,恐怕张虞会改变用兵先后,先征服巴蜀,无后顾之忧再消灭袁术。
“孙策于五月北伐,七月破阳平关,今时围困南郑。”候骑说道。
“君侯,汉中为巴蜀咽喉,孙策得之能望关陇,绝不能让孙策如意!”荀攸上前急忙说道:“今需急调兵马救援汉中,如若汉中有失,则关陇动荡。”
荀攸思虑片刻,说道:“张辽围困南皮,郦嵩屯兵兖州,满宠为渤海太守。而今如欲救援汉中,唯徐晃可领兵尔!”
贾诩担忧说道:“徐晃虽能领军,但身在河北,今召集部下,再率军赶赴汉中,前后亦需花上两月,时恐汉中已被孙策所破。兵贵神速,需有临近之兵先行救援,再发大军入汉中。”
“什翼!”
张虞挥鞭指向从骑,沉声说道:“传令于钟繇,让他调中条军赶赴陈仓。再传军令于什翼,让他统羌胡之卒南下,汇中条军一并西进,以牵制孙策部分兵马。”
“令徐晃急召本部兵马,急行赶往汉中,之后统领什翼,两军齐解汉中之围。兵马若少则缓之,援兵后续将至。”
“诺!”
数名骑卒受领军令,向多个方向奔驰而去。
一阵急令之后,张虞谓左右说道:“孙策有远谋,知汉中之重。若非我素与张鲁通好,今孙策已得汉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