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7大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2章 群众送方言,开始隔离黄慧婕进医院(月票加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那这事儿拖不得了,新闻就是要有时效性嘛。”老胡听到马上就能放,当即就接过话茬对着石敏说道,同时还对着方言使眼色。

方言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老胡从来是不会放过这种宣传的机会的,今天救援的主角虽然是方言他们,但是老胡的物资也是重点参与。

可以说是没有他厂里的提供的物资,今天好多孩子就危险了。

方言会心一笑,顺着老胡的话头对石敏说:“确实拖不得,石同志吃完饭我就去给那边领导打招呼,不过今天这事儿能这么顺利,老胡他们厂的物资支援确实是关键。从早上的消毒用品、药品箱,到现在这顿热饭,缺了哪一样都不行。孩子们能及时用上药,我们能撑到防疫队来,多亏了厂里的补给跟得上。”

老胡假意摆了摆手,嘴上却说着实在话:“哎,你这话说得在理。我们厂虽然是做生产的,但关键时刻能给防疫出份力,那也是我们的本分。”他说着,故意朝拖拉机上的空物资箱抬了抬下巴,“早上拉来的那些,这会儿估计都用得差不多了,下午还得让仓库再送一批去东风公社。”

石敏听到后,对着老胡竖起大拇指,他也不是笨人,当然知道老胡是希望多宣传一下他们工厂在里面发挥的作用,不过他也不反感这种,毕竟老胡是真的拿东西出来啊,多宣传这些侨商也是给其他到国内投资的侨商起带头作用嘛,一点都不冲突。

这边方言三下五除二的吃完了饭,然后就去找到陈景山,对着他说了石敏的情况。

听到还有电视台的领导在这里,陈景山也是有些惊讶,这记者是有飞毛腿吗?跑得比他们防疫队还快?居然比他们都还先到。

之前看到拍照的人,他还以为是学校负责记录的。

不过他也没在意这个,人家把拍摄的东西送出去也是无可厚非,毕竟这里面也记录了他们自己的工作情况,能够这么快的到达现场,还能如此迅速的开展工作,他们的工作没毛病。

这边安排完毕后,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收拾好现场的东西,方言他们的工作就正式交接给防疫队,然后准备离开公社去老胡的工厂那边隔离了。

离开的时候,临时诊点旁的空地上已没了先前的慌乱,几个轻症患儿正由家属抱着在晒太阳。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方大夫要走啦”,原本散落在各处的家属们立马围了过来。

“方大夫,我家娃早上还烧得说胡话,多亏您给开了药,现在都能喝水了!您这会儿走了,我都没啥好送给您的……”

方言连连摆手:

“大嫂可千万别这么说,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的本分,孩子能好起来比啥都强。”

方言刚说完,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大爷拄着拐杖走上前,声音带着颤:“方大夫,我家小三子昨天还喘得直不起腰,是您跪在地上给娃扎针,裤子都沾了泥也没嫌脏……这份情俺记一辈子!”大爷说着就要作揖,被方言赶紧扶住。

“别别别!大爷,您这可折煞我了。”方言扶着老人的胳膊,语气恳切,“孩子能平安,比啥都重要。防疫队的同志都在这儿,后续治疗肯定跟得上,您放心。”

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走了上来,叫了一声“方大夫”,然后直接一下跪在地上,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直接对着方言磕了一个。

这一下来得太过突然,周围的喧闹瞬间凝固,连抱着孩子的家属都忘了说话,只愣愣地看着跪在地上的男人。

方言心头猛地一震,下意识地弯腰去扶:“诶诶,大哥!您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男人却没起身,粗糙的手掌撑在满是尘土的地上,额头抵着地面,声音带着哽咽:“方大夫,您是我家娃的救命恩人啊!昨天娃烧到人事不省,嘴唇都紫了,我抱着他跑了几里地才到这儿,当时好多人都说娃怕是不行了……是您蹲在那儿守了娃整整两个钟头,又是喂药又是扎针,随时都在盯着,愣是没挪地方。”

他猛地抬起头,眼眶通红,眼角还挂着泪,脸上混着泥土和泪痕,却看得清那份极致的恳切:“刚才防疫队的同志说,娃体温降下来了,呼吸也稳了,总算捡回一条命。我没啥大本事,不会说啥好听的,就想给您磕个头,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说着,他又要往下磕。

方言赶紧死死架住他的胳膊,用力把人往起扶:

“大哥,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本分,您这样我可担不起!娃能好起来,是他自己争气,也是大家一起帮忙的结果,您快起来,不然我可要生气了!”

一旁的安东和孟济民也连忙上前搭手,三个人一起把中年男人扶了起来。

男人还在抹眼泪,攥着方言的袖子不肯放:“方大夫,我知道您是好心人,不图回报。可我心里过意不去啊……家里就这一个独苗苗,要是没了,我和他娘也活不成了。”

“娃好好的比啥都强。”方言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放缓了些,“您现在该做的,是回去好好照顾娃,多给他喂点温水,注意保暖。防疫队的同志会盯着后续治疗,有任何情况随时找他们,这比给我磕头管用多了。”

这会儿其他人也纷纷上来和方言他们告别,方言当然是最受到关注的那个,不少人没有送的,不是鞠躬就是打算给方言磕一个,他们都清楚自己孩子送过来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要不是方言可能就真的没了,可以说方言是真的救命恩人。

石敏这会儿举着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幕幕。

等到告别完毕,人群才渐渐散开,人们一个个站在车外对着方言他们挥手告别,随着车队渐渐离开,还能在后视镜里看到众人对着他们车队挥手。

和方言在一车的王玉川忍不住感慨:

“今天这义诊来的及时啊,但凡是晚一天都不知道要出多大事儿。”

方言点头说道:

“是啊,万幸赶在了爆发前。猩红热这病传染性太强,东风公社瞒了这么久,要是再拖一天,恐怕邻村都要受波及,到时候就不是咱们这支义诊队能扛得住的了。”

“也亏了老胡厂隔得近,物资送得及时,要是晚到半小时,轻症变重症的孩子就得多好几个。”

“只能说是这些孩子命不该绝,有这个运气在。”

说完他又想起其他公社。

“现在也不知道岳教授他们那边怎么样了……还有另外一些公社,我们还没来得及去,指不定情况更加严重。”

“是啊,这边的公社能被咱们撞上,多少算有运气成分。可那些没来得及去的公社,要是也有瞒报的,这会儿怕是还捂在鼓里。猩红热潜伏期短,等发现的时候,说不定已经传开了。”

他转头看向窗外掠过的农田,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其他公社虽说有防疫队盯着,但人手肯定紧张。那么多孩子要筛查,还要追溯接触史,光靠他们,怕是得连轴转。”

“而且那些交通不便的公社,要是有孩子发病,家长未必知道要送医,说不定就当成普通发烧扛着,等真严重了,再往公社赶就晚了。”

一旁的方药中说道:

“只能寄希望于防疫队能尽快统筹安排,最好能每个公社都派些人去排查。咱们现在被隔离着,也帮不上别的,只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等观察期过了再说。”

“好在陈领导他们反应快,抓了东风公社书记这个典型,其他公社的干部说不定能吸取教训,不敢再轻易瞒报了。要是能主动上报,情况就能好办不少。”

“但愿如此吧。”王玉川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际线。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车渐渐平稳,这是你到达工厂大门附近了,路是老胡特意修的,这块儿不会积水,格外平稳宽敞。

在厂外边,门口消毒区的工人已经举着喷雾器在等候。

车子稳稳停在工厂消毒区的红漆线外,刚熄火,就见两名穿白褂的工人提着大容量喷雾器迎了上来,消毒水细密的水雾喷在地面,泛起一层淡淡的湿痕。

老胡率先推门下了车,对着众人高声叮嘱:

“同学们,都按顺序来,别挤!鞋底子先踩过消毒垫,再往身上喷药,一点都不能马虎!”

跟着一起来的防疫队小吴带着防疫队员守在一旁,他们观察着,见到同学没喷到袖口,立刻上前补了几下:“手腕、领口、裤脚这些缝隙得重点照顾,猩红热的链球菌就爱藏在这些地方。”他边说边示范,“喷壶离衣服一拃远,均匀扫一遍,别对着皮肤直喷。”

方言他们车里里外外的也被消毒,浑身也没放过。

轮到石敏时,他特意把摄像机抱在怀里,工人见状放缓了喷雾速度,绕着设备外围轻轻扫过:“您放心,这消毒水不伤机器,就是镜头得稍后擦一下。”

石敏连忙道谢,等消毒完毕,赶紧掏出干净抹布细细擦拭镜头,这可是装着刚才送别时候的关键素材。

所有人消毒妥当后,老胡领着众人往办公楼西侧的休息室走。

这边的楼是专门修的,其他人安排都在楼里,方言和教授以及石敏,被老胡安排在另外一个平房。

他这个地方宽敞,占地面积大,比较好修。

这房子四周种着一圈白杨树,走近了才发现,平房比楼里的宿舍要宽敞,外墙刷着干净的米白漆,窗户装的是双层玻璃,连门框都打磨得光滑发亮。

“这几间是我特意留的小单间,比主楼的宿舍宽敞,还带个小院子,通风好,也方便你们清净。平日我自己来也是住这里。”老胡对着教授和石敏说道。

众人走进去,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扑面而来。房间里陈设简单却齐全,一张宽大多人的木板床,铺着厚实的棉絮和蓝格子床单;靠墙摆着一张书桌和一把木椅,桌上放着一盏玻璃罩台灯,灯旁整齐叠着几本杂志还有一些厂里的药品宣传册;墙角立着一个衣柜,柜顶放着崭新的被褥;靠窗处搭了个简易的小灶台,上面坐着水壶,旁边堆着一筐干净的煤块。

“胡先生,你这安排也太周到了。”王玉川跟着进来,摸了摸暖气片,入手温热,“这条件,比咱们学校的宿舍都强。”

“那可不!”方药中点了点头。

老胡笑着说道:“这里都接了电线;灶台是给你们烧热水、热饭菜用的,食堂送来的饭要是凉了,自己就能热;门口那小院子,明天我让人搬个竹椅过去,你们晒晒太阳、透透气也方便,就是不能出院子门,得守观察规矩。”

等众人都进了房间,老胡又拎着几个布包过来,挨个放在门口:

“这里面是新的毛巾、牙刷、搪瓷缸,还有两身干净的粗布褂子,你们换着穿。热水管引到院子里了,龙头一拧就有,洗漱、泡脚都方便。”

跟着过来的防疫队小吴这时手里拿着几张表格和体温计,挨个房间分发:

“各位,这是体温登记表,每天早八点、晚四点必须测了填好,要是有嗓子疼、出红疹、发烧这些症状,立刻通知我。”

众人应下,方言这时候对着老胡说道:

“忙空了,该给大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了,你这里电话呢?”

老胡指了指不远处:

“那边我办公室。”

方言点了点头,今天不光是要给家里打电话,还要给研究所,协和,廖主任都打电话汇报,自己现在是身兼数职,必须给每个地方都说好,要不然他们不知道自己发生啥事儿了,估计就得来找了。

当然了,方言第一个就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过去。

媳妇儿朱霖接通了电话,听到是方言,立马就询问他怎么中午没回来,方言回应道:

“中午临时出了点紧急情况,遇到传染病了,我和义诊队的同志们一直在忙,没顾上回去,也没来得及跟你说,让你担心了,这会儿情况已经稳住了,防疫队也接手了,现在没什么危险,不过就是要在老胡的工厂里,要进行三天的医学观察,毕竟接触了患儿,得排除风险才能回去。”

电话那头的朱霖沉默了几秒,随即说道:

“我中午看你没回来,心里就嘀咕,现在没事就好。”

说完她顿了顿,又说道:

“不过给你还有胡哥说一声啊,今天黄姐身体有点不舒服,人已经接到协和去观察去了。”

PS:月票又多了一百,所以更完这章平账了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