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田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寒风刮过冻结的铁板,每一个字都淬着凛冽的冰碴:“他与孙悦宁的性质,本质上是一样的!”
“那就是——渎职!”
“砰!”一声沉闷的响声从听筒里传来,像是什么硬物被狠狠掼在桌面上。
赵珊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能想象到一只因愤怒而骨节泛白的手掌,将钢笔重重拍下的情景。
吴新田的质问如同疾风骤雨,一声比一声严厉,一声比一声高昂,重重锤在赵珊耳膜上,“为什么不按规定程序核实?”
“为什么林维泉一句话,刘青峰一骗他,他唐杰就能放弃一切正常的核查流程?!”
“他对程序规定当耳旁风吗?!”
“为什么不到国土局去查一下?”
“而且林维泉让他代为签字他就冒充签字?骗谁呢?”
“两个副镇长,为什么林维泉不找舒竞强?就找他唐杰?”
吴新田的声音在这里达到顶峰,带着一种洞察世事又极度失望的尖锐:“苍蝇不盯无缝的鸡蛋!”
“这才是问题的根子!”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惊雷,在狭小安静的电话空间里炸响。
赵珊握着听筒的手心渗出了细汗,那份“排除嫌疑”带来的微弱轻松感早已荡然无存。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电话那头吴新田胸膛起伏带来的压抑而沉重的呼吸声。
那是在强压怒火,更是在深刻地思考和衡量。
她几乎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吴新田此刻紧锁的眉头——眉头中间拧成的“川”字仿佛能刻进皮肉,抿成一条冰冷直线的嘴唇。
那双眼睛平日里深邃而充满智慧。
此刻却如同探照灯,充满了穿透表象的犀利。
漫长的沉默笼罩着电话线两端。
办公室里老旧时钟的秒针走动声被放大,嘀嗒、嘀嗒……敲击着赵珊的心弦。
终于,吴新田的声音再次响起,不复刚才的激昂,而是淬炼后的冷硬、不容置疑,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敲打着冰冷的现实:
“暂——不——放——人!”
这四个字,一字一顿,如同盖棺定论。
彻底堵死了赵珊心中那一点点关于立刻解除唐杰强制措施的残念。
“让他,”吴新田的语调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宣读一条客观法则,“与孙悦宁一起,即日转入县纪委监察局开办的‘第三期法纪意识强化暨廉洁从政专题学习班’!”
“封闭管理,时间一个月!”
赵珊的心猛地一沉。
学习班?
这名字听起来平和,实则比普通的隔离审查更冰冷彻骨。
它意味着组织对唐杰身上严重问题的定性:不仅仅是“一时疏忽”,而是更深层次的纪律意识崩塌、权责认识混乱、廉洁风险防范松懈。
这是极其严厉的组织处理前站。
是风暴边缘的审视期,是沉舟病树前的最后诊脉。
它的目的,不是让你去休息。
而是要通过高强度的法规条例学习、案例剖析、深刻的自我检讨和廉政风险排查。
让被审查对象真正“红脸出汗”,从灵魂深处认识到错误的根源。
这是“治病救人”的雷霆手段,带着极大的惩戒性和羞辱感。
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处分方向——严重警告、记大过、乃至撤职!
“明白了,吴书记。”赵珊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艰涩。
但她迅速稳住,回应得清晰而恭敬,不容半点犹疑。
“保证完成!”赵珊挺直腰杆,字字铿锵。
她明白,吴书记的决定不只是针对唐杰个人。
更是借此案对基层权力运行不规范现象的一次猛烈整肃信号。
赵珊指尖的冰凉与残留的电话机热意形成鲜明对比。
“法纪意识强化学习班……”赵珊喃喃自语,这几个字在她舌尖滚过,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这学习班里,没有和风细雨,只有淬火般的煅打。
“你去把这个决定转告他,别让他觉得纪委好进又好出。”吴新田特别叮嘱道,语气中带着深意。
“好!”赵珊郑重地回答。
“就这样。”电话那头传来简短的三个字,随即“喀哒”一声轻响,通话结束了。
听筒里传来忙音。
赵珊缓缓将电话放回座机,红色的外壳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她转过身,目光落在一直静立在一旁的江昭阳身上。
刚才吴新田那番劈头盖脸的训诫和冰冷的宣判,想必已通过这静默的空气,一字不漏地传入了他的耳中。
“江镇长,”赵珊开口,“唐杰这‘治病救人’的第一剂猛药,吴书记亲自开了方子,药引子是我去递。”
“但是……”
她故意顿了一下,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容回避的分量,“你这个当过他领导、现在又亲手把他从悬崖边拉回来一点的人,不能袖手旁观吧?”
“这‘病根’怎么落的,‘病灶’长什么样,你也得当面问问,‘对症下药’,才好让他彻底反思。”
江昭阳没有任何犹豫,声音低沉却无比清晰:“我明白。我们一道去。”
“那就好!”赵珊的声音骤然提高了一丝,甚至带上点不易察觉的、近乎讽刺的“俏皮”,仿佛刚才电话里承受的雷霆只是不值一提的前奏。“事不宜迟,走吧!”
她动作利落地从抽屉里取出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印着鲜红纪委印章的空白通知单签上了唐杰的名字。
空白通知瞬间变为《关于唐杰同志参加法纪意识强化学习班的通知》,连同记录本一起塞进她的黑色公文包。
“砰”地一声轻响,包扣合上,像一个指令的信号。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出办公室。
他们穿过纪委办公的核心区域。
开放式的大厅里。
几位年轻或中年的纪检干部正埋首于堆叠如山的卷宗或电脑屏幕前,敲击键盘的声音如同单调的雨点。
听到脚步声,有人下意识地抬头瞥了一眼。
当目光触及走在前面、面容如同寒霜覆盖的赵珊时。
那目光立刻如同触电般弹开,迅速低垂下去,重新聚焦在面前的文件上,仿佛从未抬起过。
每个人都在无声地强化着这里的纪律——雷厉风行,不留情面。
赵珊的风格,便是此处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