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七这次没请假,毕竟董进一家正好赶在其休沐日这天进京。
李墨赶着马车,十一负责在宅子里看着人收拾蒋曦文之前的院子。
蒋曦文和蒋曦月的院子大小仅次于蒋小七的,住下董家一家六口没什么问题。
蒋小七没有坐在马车里等,而是下了车来回踱步,不时往远处望一望。
直到一个小黑点出现在地平线上,他才止住脚步。
“是大姐他们!”
李墨这个自觉视力很好的人也不由疑惑,这是怎么看出来的?到底是怎么看出是大小姐的?
“你在这等着,我骑马上去迎一迎他们!”
“是,少爷!”
蒋小七翻身上马,策马朝着那黑点奔去。
随着距离拉近,他看清了是十几辆马车的队伍。
此时,一个黑黑圆圆的小脑袋瓜从车窗探出来,蒋小七更确定了这正是大姐一家。
这小黑孩儿,和他大姐长得多像啊~
董进此时也撩开看马车的车帘,同时窗口的小黑孩儿被一双妇人的手拽了回去。
董进看着骑着马即将到跟前的小舅子,顿时有些激动。
他还以为小舅子会在城门口等着呢,没想到会迎出来这么远。
“明斐!你怎么跑这么远!”
而前面刚把孩子拽回马车里的蒋曦文听到自家相公喊了弟弟的名字,也顾不上孩子了,直接将董进挤开。
“小弟!!!”
“大姐,大姐夫!我来迎迎你们!”
蒋曦文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眼泪还是像开闸泄洪一般。
“大姐莫哭到家了,马上就到家了。”
这场面,倒不像外放做官后回京的,搞得很像流放后特赦回京的。
蒋小七无奈自己这个时候还能走私,人家这儿正煽情着呢~
“到家了,到家了……”蒋曦文抽噎着。
“好了娘子,现在秋风大,别在这里哭,等回家了,你抱着岳母好好哭。”
“讨厌!我是那么爱哭的人,人吗?”
蒋曦文的腰侧钻出两个小脑袋,一脸好奇地盯着面前白玉无瑕的人儿。
“娘,这是谁呀?他好白呀,比庙里面供的白玉观音像还要白。
他也好俊啊,比观音身边的童子还要俊!”
董浩平滴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蒋小七,董灵珊也学着哥哥的样子盯着眼前的人。
哥哥说的对,这个人真白呀,从没见过这么白的人呢~
“傻孩子,我们刚刚不是还说回京见到舅舅要谢谢舅舅这些年送你们的礼物,怎么见了人还不知道叫人了?”
“舅舅?”
黑娃子想不明白,他们一家都这么黑,怎么会有一个这么白的舅舅。
不过,他对这个舅舅的印象还是很好的,毕竟舅舅长得极好,笑起来更好看。
“舅舅!外甥拜见舅舅!”董浩平直接下了马车,郑重行礼。
“外甥女拜见舅舅!”董灵珊也费劲的溜下马车,学着哥哥的样子行礼。
“不要如此多礼,快回车上去,咱们回家!”
董家老爷和老夫人坐在后面的马车里,听到声音也掀开帘子。
此时蒋小七也牵着马走到后面,“伯父伯母,我来迎迎你们,家中都已经收拾好了,就等着你们到京呢。”
“是明斐呀,都长这么大了。好好好,让你们家里费心了。”
蒋小七笑着道:“伯父伯母客气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迎接董家人的宴席就不是火锅了,毕竟有董家长辈在,和上次情况不同。
不过这次更加热闹就是了,蒋小七担心自家师父不喜欢小孩子的吵闹,就没有让师父一起。
毕竟蒋曦月也带着李海生回来了,蒋兰儿也带着薛栩回来了。
还有蒋莲儿和王珏,只有蒋菲儿自己来的,毕竟肖明如今应该还在海上漂着,不过顺利的话应该已经准备回程了才是。
十一个大人加四个孩子,这就是十五口人。
蒋家自家五口,这就是二十口人了。
男人们一桌,女人们和小孩子一桌,毕竟孩子们还太小,自己一桌怕是饭都吃不好。
董浩平倒是觉得自己应该坐男人那桌,可是蒋曦文说不用他觉得。
董老爷和蒋地主挨着,两人都没少喝。
蒋小七再次贡献出来的是三十年的女儿红,如今这日子喝倒是也应景。
蒋林、蒋宴和蒋昊已经在蒋小七的安排下赴任了,所以如今已经不住在客院了。
男桌这边就是几个女婿交流感情的主战场,肖明不在,这四个连襟彼此还是熟识的。
就算有了些陌生感,几杯子女儿红下肚,大家也变得亲密无间起来,没多久就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了。
只能说,这三十年的女儿红后劲儿真大。
觥筹交错后,日子恢复了平静。
当然,蒋曦文也确实抱着自家娘亲哭了一场。
蒋小七在董进醒酒后,就马不停蹄地将人打包送到了通州码头。
看着忙乎的热火朝天的码头,董进恍惚了。
这,怎么感觉回到了自己建设临海县的那段日子。
曾经自己就是在临海县码头拉起了建造小海船的队伍,后来县城的老百姓们才渐渐用鱼获改善了自家日子。
没想到自己这都回到京城了,还能和海船打交道。
不,海船和海船可不一样,他建造那海船纯粹为了捕鱼,这通州码头的海船,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所图甚大啊~
“明斐,你是让我到这里来造船?”
“嗯,官职上可能短时间内还要委屈姐夫,但我保证,以后姐夫的官位不会止于眼前。”
董进哪里管什么官位不官位的,能回到京城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京城的七品和临海县的七品能一样吗?
“明斐你说的哪里话,你能想方设法把我调进京城已经是费了很多心思了,至于升不升官什么的,顺其自然吧。”
董进别的优点不突出,唯独这随遇而安的性子最突出,不然也不会踏踏实实在临海县做了六年县令。
耐得住寂寞,就已经强过了很大一部分人了。
蒋小七深觉自己没有办错事、看错人。
码头上这样大的工程,就适合大姐夫这样耐得住性子和琐碎的人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