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4章 吏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便是县级行政的具体落实了。”吴用笑着对折可大说,“陛下将地方划分为省、府、县、村四级,知县掌一县民政,下面设里正、保长,连夜间巡防都安排得如此细致,可见新制已深入基层。”

折可大点头赞同,目光扫过街道两侧的民居。

不少院落的门前挂着“军属”“孝悌之家” 的木牌,有的还贴着官府发放的“田契认证”,上面详细写着户主姓名、土地面积与位置,盖着县衙的印章。

“没想到短短时日,陛下不仅定了官制,还把土地、户籍这些事都理顺了。”折可大感慨道,“当年种将军在世时,总说燕云百姓苦辽久矣,如今总算盼到了安稳日子。”

两人行至驿馆附近时,恰逢一队漕运船只停靠在运河码头。

船夫们正忙着将粮食、布匹等物资搬上岸,码头管理人员手持账簿,仔细核对数量,旁边还有几名身着“工部”服饰的官员,正在检查船只的修缮情况。

“这是工部负责的漕运调度,”吴用指着那些官员,“陛下命工部疏浚运河,确保燕云的粮草供应,同时开通了燕京至山东的漕运航线,互通有无。”

折可大望着繁忙的码头,心中对姜齐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他原本以为,新朝初立,难免混乱,却没想到仅短短时间,燕云便已呈现出如此规整有序的景象,官制的推行,显然比预期更为顺利。

抵达驿馆后,守卫统领安排好房间,便躬身告退。

吴用与折可大洗漱更衣后,坐在客厅内,煮着热茶,开始商议此次燕京议事的重点。

“此次陛下召我们前来,想必是为了两件事:一是燕云的吏治整顿,二是明年的边防部署。”吴用捧着茶盏,语气笃定,“我已收到陛下密令,命我在燕云推行‘巡按制度’,建立都察院,督查各级官员,清理辽国旧臣中的贪官污吏。如今折将军前来,想来是要商议防备西夏的事宜,以及,唐王田虎!”

折可大放下茶盏,神色凝重,“吴大人所言极是。近日西夏在陕西边境动作频频,多次袭扰永兴军路,唐王田虎也是对西京虎视眈眈!”

“西京大同……”吴用沉吟片刻,取出随身携带的燕云舆图,铺在桌上,“陛下已划定山西行省的范围,东至大同府,西至黄河,南至平阳府,北至朔州,省会设在大同府,首任按察使是唐斌将军。你若需协调山西行省,可与唐斌将军联络,他熟悉山西地形,定能提供帮助。”

折可大俯身查看舆图,只见上面清晰标注着各省、府、县的界限,山西行省与陕西行省的边界用红色线条勾勒,重要关隘如雁门关、宁武关均有标注,旁边还注有驻军数量与将领姓名。

“陛下的舆图绘制得如此详尽,看来对唐王田虎早已有所规划。”折可大感叹道。

吴用点头,“陛下设立兵部,专门负责军务调度,朱武尚书已在兵部设立‘西征筹备司’与‘南征筹备司’。待明日面圣时,某会向陛下提议,由你与唐斌将军共同制定山西、陕西边境的防御计划,确保西夏和田虎不敢轻易来犯。”

两人正商议着,驿馆的吏员送来晚餐,同时带来一个消息,明日早朝后,姜齐将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两人,商议具体事务。

吴用与折可大对视一眼,心中明白,此次燕京之行,不仅是见证新制落地,更要为大乾朝明年的吏治与边防,奠定坚实基础。

次日清晨,吴用与折可大身着崭新朝服,前往紫宸殿参加早朝。

殿内,六部九卿官员齐聚,耶律得重,萧干等降将,与朱武、杨志等梁山旧部并肩而立,虽出身不同,却都神色肃穆,透着对新朝的认同。

姜齐坐在御座上,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吴用与折可大身上,眼中带着期许:“吴卿、折卿一路辛苦,今日早朝后,可来御书房议事。”

早朝持续了一个时辰,议题从吏治、边防延伸到年末百姓安置、明年科举筹备等事务,新旧官员各抒己见,氛围热烈而有序。

散朝时,耶律得重主动走到吴用身边,拱手道:“吴大人整顿吏治,某已听闻,公铁面无私,令人敬佩。燕云尚有部分辽国旧臣心存侥幸,还望吴大人多费心,助陛下肃清吏治。”

吴用微微一笑:“耶律将军过誉了。整顿吏治乃为天下百姓,非某一人之功。若有需要,还望将军协助提供旧臣线索,共同为新朝效力。”

萧干也走到折可大身边,语气诚恳:“折将军防备西夏,劳苦功高。某曾在西夏边境征战多年,熟悉其作战方式,若将军需要,某愿前往西路军,协助制定防御计划。”

折可大拱手致谢:“萧将军有此心意,某感激不尽。待与陛下商议后,若有需要,定当请将军相助。”

新旧官员在殿外亲切交谈的场景,被姜齐看在眼里。

早朝结束后,吴用与折可大随姜齐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桌上已摆好热茶与点心,透着几分君臣间的亲近。

姜齐坐在御案后,示意两人坐下,开门见山:“吴卿,你先说说吏治整顿的具体情况。朕听说,你在沿途查处了不少梁山旧部,可有遇到阻力?”

吴用捧着茶盏,语气沉稳:“启禀陛下,从山东至燕京,臣共查处贪腐官员二十五人,其中梁山旧部八人,多为早年跟随陛下征战的老兵,如今身居地方小吏,却利用职权侵占百姓土地、克扣赋税。起初确实有不少将领为他们求情,认为‘功过可相抵’,但臣依照陛下定下的‘功是功,过是过’原则,坚决按律定罪,同时奏请陛下,对其家属予以安抚,免除其家人的连坐之罪,既维护了律法威严,也安抚了军心。”

姜齐点头赞同:“吴卿做得对!新朝需以律法为纲,不能因‘旧功’而废‘新律’,否则吏治难清,民心难聚。那些被查处的旧部,若其家人有困难,可由吏部安排合适的差事,确保他们生活无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