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前天在后台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一个礼物一个礼物拆开看。有的拆完还要重新包起来,有的直接归类进疑似有害区。我们劝她早点休息,她还说‘我不放心,池老师不该碰这些。’”
池珣的喉头像被人攥住一般,猛地一滞。
“是啊,”另一个男助理也忍不住接话,
“她可上心了。那几天你不是行程密集嘛,有空档就往后台跑。她还自己掏钱请了几位识别私货的技术人员,让他们来后台给设备过筛查。不是怕曝光,就是担心真有问题的东西漏网。”
“我还记得,”年长员工低声补充,眼中透着微微的惋惜,
“她那天蹲在地上翻粉丝信,眼睛都熬红了,手上贴着创可贴,还戴着一次性手套。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有几个粉丝礼物的外壳做得太隐蔽了,她直接拆的时候手被割到了。连个‘疼’字都没说,就继续忙了。”
工作人员顿了顿,语气一沉,轻声叹道:
“……可惜了,一片真心,结果却被别人拿来做了文章。”
屋子忽然静了下来。
空气仿佛也变得沉重了。
池珣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看着眼前这一桌整整齐齐、被贴上标签的“有问题”物料,视线一点点落在每一个标签上。
“按钮缝合异常。”
“存在电池模块。”
“花束中心疑似装有麦克风元件。”
“信封底部检测出金属丝走线。”
一个个小标签,犹如一道道尖锐的针,将他心头的坚硬外壳一点点扎穿。
他几乎能想象出清浔那个夜晚的模样。
她穿着整洁的助理制服,蹲在堆成山的粉丝礼物中,仔细剖开每一个包装盒,拧开玩偶的脑袋,敲开笔筒的底座,拿着手电筒照进那些看似无害却充满风险的物件里。
指甲缝里沾满了胶带的边角,眼底是倦意和红血丝,却不肯停。
甚至是一个人对着满屋沉默的空气,小声自言自语地说。
“这个不行……这个也有问题……这个得换掉……”
她并不怕苦,也不怕累。
她怕的,只是他碰到这些东西,会受伤,会被侵犯。
她防的是那些不怀好意的恶意。
可现在,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心与无声的守护,被人拍成了只有短短几秒的视频,配上断章取义的旁白,
就被扣上了“高高在上”、“狂妄”、“权力越界”的帽子。
池珣喉咙发涩。
他的视线缓缓在桌面扫过,每一个整齐摆放的塑料袋、标签、备注、编号,都仿佛还残留着她的温度和笔迹。
而他。
在那间办公室里,在温谨言冷笑着抛出“那你敢说,我送的礼物也有问题吗”这句话时,他居然没有为她说一句话。
他甚至,还觉得她是“逾矩”。
他没问清楚,就默认了她“有错”。
他没有信她。
哪怕他们并肩工作了那么久,哪怕她为他奔前跑后,从不叫苦。
他竟然,真的……没信她。
池珣胸口翻涌,手指下意识地握成了拳。
他望着眼前的那一大堆“证据”,怔怔出神。
他仿佛真的看见了清浔那个晚上的模样。
她披着外套,蹲在昏黄灯光下,眼神疲惫却专注,一边整理,一边在纸上默默做记录。
指尖粗糙、眼圈泛红,却连一句抱怨都没有。
不是职责使然,是她心甘情愿地替他抵挡风雨。
可他呢。
他又是怎么回报她的?
一句“温是我朋友”,一场冷漠的沉默,一次沉重的误解。
直到她终于承受不住,递交辞职,头也不回地离开……
他却还站在原地,才刚刚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池珣仿佛忽然无法呼吸。
胸口那股闷着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
不是怒,而是一种混杂了悔意、自责、怅然与失措的情绪。
他低头,望着清浔亲手写下的字条,久久不动。
那一瞬,他仿佛真的看见了她蹲在这桌前,正轻轻地把那些有问题的物料放入袋子。
他慢慢闭上眼睛。
可眼前浮现的,是她转身离开时的背影,那背影瘦弱,却坚定。孤单,却决绝。
池珣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这里来的。
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脚步在无意识中,越过一道道熟悉的走廊、转角、楼梯,最后停在了清浔曾经工作的那间办公室门口。
门是虚掩的。
他抬起手,轻轻推了推,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一条缝隙。
屋内寂静无声,灯光透过半开的百叶窗斜斜地落在木地板上,把整个房间笼罩上一层淡淡的、孤寂的灰。
池珣站在门口,愣了片刻,终究还是抬脚迈了进去。
室内并没有被彻底清空,但主人的气息却已经褪得七七八八。
桌面上的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有人刻意收拾过,却又留下了一些极不起眼的痕迹。
他缓步走近办公桌,一眼便看到最右角放着一个陶瓷质地的马克杯,杯口贴着一张小便签。
“池珣喉咙不好,提醒他喝水别总挑冰的,。”
熟悉的字体,清隽干净,字迹里却藏着不容忽视的细心与耐性。
池珣盯着那字愣了几秒,心口像是被什么钝器轻轻击了一下,不痛,却泛起难以言说的涩。
他低头,又看到键盘旁边压着一本工作记录本。
他翻开,
第一页,就是清浔密密麻麻写下的他每周的拍摄安排、代言活动、品牌合作、上综艺时间……
甚至连可能临时插入的紧急任务都做了预判和分栏。
旁边有一页页的便签贴,上面列着详细的内容
“池老师周三晚上拍夜戏,天气转凉,提醒他记得带外套。”
“下周与导演会面,提前准备剧本精读笔记。”
“日常饮食少油、忌辛辣。助理提醒每日喝水不少于2000ml。”
“易疲劳时情绪波动大,必要时安排10分钟静默休息。”
每一句都不是官样文章,而是她长时间跟在他身边后,观察、记录、归纳出来的。
池珣翻到后面,又看到一张便签被夹在工作手册里。
上面写着。
“池老师这段时间状态不太好,尽量在通告中空出两天让他休息,哪怕只是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