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所以人呐,要乐观,不要总想着那些烦心事,人生的容错大得超乎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啊,活过来了!”朱由检啜着一碗白粥,不由感叹出声。

也不知道那些领导为啥那么喜欢开会,反正朱由检这朝会开下来,脑子都要炸开了。他算是理解了为啥爷爷和哥哥躲在宫里不愿上朝,他现在都不想上朝了,真的是巨心累。

有的事情不上秤没二两重,上秤了千斤都打不住;有的困难远远看去好像没什么,真的想着手解决,就会后悔到想把自己的眼珠子抠下来,再扇自己两巴掌。

朱由检命人搬来一张躺椅,躺在了乾清宫的走廊下。说起来,这躺椅还是他哥朱由校的杰作。

仔细翻看以往的记忆,甚至还有过朱由校给他纯手工雕刻人偶的经历,雕了一个关公一个秦琼,手脚能动,头和腰都可以转动。可惜这些后来被孙承宗给没收了,到后来也没有还回来。

或许是孙承宗害怕他玩物丧志吧,这群儒家的虔诚信徒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想要把皇帝教育成为明君、圣君、贤君,然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或许他们一开始的出发点并不像很多阴谋论里面说的那样,是希望让皇帝变成傻子,将权力都下放给他们,只是单纯地菜而已。

秋风萧瑟今又是,朱由检躺在椅子上,看着夕阳缓缓落下,突然感觉有点凉了。

太监王承恩贴心地给他盖上了一张蜀锦做成的毯子。蜀锦摸起来很柔软顺滑,而且不似丝绸轻飘飘的,甚至有点抓不住。虽然同样是蚕丝编织而成的,但蜀锦有种厚重感。蜀锦有两面,内面光滑,外面摸起来有凹凸感,金丝混合着丝线在上面绣出了华美的图案。

唉,朱由检内心忍不住叹气,别的不说,单就审美方面,那群野猪皮带给中华的也是毁灭性的打击啊!华夏衣冠啊,那么多人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保卫这玩意嘛?或许这就是源自血脉里面的喜爱,哪怕是穷苦的百姓,穿着汉人的装束,就算破破烂烂,也看着比满清顺眼啊。

临近九月,前几日的酷热其实只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导致的异常现象,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秋老虎。天气热人就容易烦躁,气温转凉之后,朱由检心情稍好。治大国如蒸小笼包啊,急不得,越急越容易出事情。

饭后,朱由检沿着后宫瞎转悠。死了爹妈,就这样。现在后宫没人管他,比起前几任,在外庭受气,回到后宫还要装孙子的皇帝,他的境遇要好太多了。所以人呐,要乐观,不要总想着那些烦心事,人生的容错大得超乎想象,大明这艘破船的血条也厚得超乎寻常,至少还能漂个十几年呢。

新生的军政联合体打起仗来是不讲道理的,大明这个老大帝国已经走过二百多年了啊,不是二十年,不是八十年,而是二百多年。就连那恐怖的红色帝国都没能够撑过一百岁,又怎么能够苛求大明这个老东西呢?

大明不是败给了野猪皮,也不是败给了流民,而是败给了时间。而朱由检的优势其实也是时间,他还那么年轻,身体也没什么毛病,只要稳住、撑住,那就能够活活拖死后金。毕竟曾经打得大明军队闻风丧胆的努尔哈赤不是被熬死了嘛。

紫禁城东西宽 753米,南北长 961米,北面五分之二是后宫,南面是外廷,从乾清门分开。所以说,故宫这个关押皇帝的笼子挺小的,转一圈也就村头走到村尾的距离。

后宫又叫三宫十二院,三宫就是皇帝居住的乾清宫,皇后居住的坤宁宫,和中间的交泰殿。三大殿在中轴线上,而后两边分别有六个院子。不知不觉间,朱由检迷路到了坤宁宫。

此时天色已经暗下去了,坤宁宫里面燃起了蜡烛。坤宁宫又叫中宫,所以皇后又可以称为中宫娘娘。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 9间,进深 3间,这个“间”其实是个面积单位,实际坤宁宫有二十七个房间。

为了防止皇帝落水,被敲闷棍,被勒死,即便是在宫里,朱由检身后也跟着一帮太监。太监们提着灯笼,灯笼散发出暖黄色的光,却只能照亮很小的一片,夜色笼罩下的深宫比白天少了几分威严更多了一丝恐怖。

朱由检看见东暖阁一片黑暗,只有西暖阁亮着灯,看来皇嫂还在闹别扭,以前她都住在东暖阁的。

坤宁宫不仅仅是一座宫殿,其政治意味很浓厚。乾为阳,坤为阴,分别指代皇帝和皇后。这两座宫殿不只是居住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处理政事的地方。张嫣主动搬出坤宁宫,就是意味着她要让出皇后的权力,不过朱由检又让她搬了回来。

“陛下又来了。”宫女惊慌失措地给张嫣打报告。

大晚上的,张嫣也有些慌。按照正常的接待流程,她应该命人打开宫殿正门去迎接。然而她刚拉开卧室的门,却见到了朱由检那张年轻的脸。

兄弟俩长得很像,一瞬间,张嫣甚至精神都有点恍惚。她倚在门框上,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

“陛下,这么晚了来找臣妾,有什么要紧事么?”张嫣开口问道。

“天凉了,皇嫂刚搬回坤宁宫,我怕嫂嫂仓促之间没有准备御寒的被褥,所以特意过来看看。”朱由检诚恳道。

“臣妾谢陛下关心,屋内一应俱全,不劳陛下费心了。周妹妹最近时常念叨着陛下,怕是陛下忙于政务甚少看望,于是思念得紧,陛下请回吧。”张嫣板着脸说道。

“嫂嫂怎么与我这么生分了?我来了,竟然连屋都不让我进去,就要赶我走?”朱由检装作伤心的样子,伸手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继续说道,“今日在外庭,那些臣子都欺负我。哥哥走了,难道嫂嫂也不要我了吗?”

张嫣哪里碰到过这样的套路,看见朱由检说得伤心,她不由得心中一痛,脑海里又想起了那个虎头虎脑喊她嫂嫂的少年。

朱由校对她不冷不热,倒是朱由检经常拿着他自以为的最好东西过来送给她,讨好她。

而且她听说,朱由检的生母刘氏是被光宗下令杖毙,这孩子从小就没有了母亲,多可怜啊!

张嫣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默默让开了道路,让朱由检走进了屋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