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 象征,便于统一意志的工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几天后,县政府的碰头会。

陈济民坐在主位上,努力模仿着郑仪沉稳的语气,试图掌控会议节奏。

但台下,几位局长的眼神明显飘忽不定,有人低头看手机,有人心不在焉地转笔。

直到郭长河推门而入。

所有散漫的姿态瞬间消失,几位局长不自觉地挺直腰背,眼神不由自主地瞟向门口。

郭长河穿着一身熨帖的深色西装,面无表情,脚步沉稳有力,走到陈济民旁边的位置坐下。

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淡淡地将公文包放在桌上。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陡然凝固。

“人都到齐了?”

陈济民清了清嗓子。

“那……开始吧。”

“陈县长。”

没等陈济民继续说,郭长河就打断了他,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关于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流程,我觉得有必要明确一下。”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得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所有人都看着郭长河,这位县政府实际的掌控者,要发难了?

陈济民脸上闪过一丝紧张:

“郭县长……有什么想法?”

郭长河翻开面前的文件夹,拿出一份事先打印好的文件,推给陈济民:

“这是草拟的流程图和审批权限说明。”

陈济民疑惑地接过。

文件内容出乎意料的清晰,甚至可以说……近乎刻板。

将扶贫资金项目从申报、审核、公示、拨付到后期监管的每个环节都划分得极其细致,所有涉及资金使用的关键节点,最终审批权限明确无误地指向了县长陈济民。

而作为常务副县长,他郭长河的职责被框定在“前期初审、流程监督、执行协调”这几个明确的步骤里。

“郭县长,这……”

陈济民有些看不懂了。

“这个流程清晰明确,责权统一,可以避免推诿扯皮,提高效率。”

郭长河的声音没有起伏。

“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必要立即执行。陈县长如果没意见,今天就以县政府办的名义发下去。”

他将目光投向全场,声音不高,却压得每个人心头一沉:

“以后,所有项目,必须按流程走!该陈县长批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越权!该局里审的,如果出现纰漏……”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像冰冷的刀子扫过全场。

“第一次,县纪委直接介入!第二次,局长直接引咎辞职!有没有问题?”

最后五个字,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威严。

会议室里死一般寂静。

几位局长脸色发白,噤若寒蝉。他们太熟悉郭长河这种语气了,这比拍桌子骂人可怕一万倍!这意味着他是认真的,而且他手里捏着足够让你死两次的把柄!

“没……没问题!”

“郭县长说得对!”

“我们坚决执行!”

几个反应快的局长连忙表态。

陈济民拿着那份文件,看着郭长河那张冷硬的脸,再看看瞬间被“驯服”的局长们,脑子里一片混乱。

郭长河……竟然在全力维护他陈济民的权威?甚至在主动帮他建立规矩?

这剧本完全不对!

“陈县长。”

郭长河转向陈济民,语气甚至带上了几分“恭敬”。

“这份流程需要您签字生效。另外,扶贫局昨天报来的那三个重点村的产业扶持方案,我看了,有几个数据有问题,已经让他们拿回去重新核算了。等改好,第一时间送来请您审批。”

陈济民终于反应过来,看着郭长河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心中五味杂陈。

这哪里是维护?

这是在向他表态!在向郑仪表态!

郭长河在用这种方式宣告:县政府内部的旧秩序已经终结,一切按照郑仪定下的新规则运行!

而他陈济民,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标志。

真正的权威,属于郑仪。

“好……好的。”

陈济民有些艰难地挤出这两个字。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县政府,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

郑仪给了他一个重新露脸的机会,但在这个权力场里,他依然只是个象征,一个便于郑仪统一意志的工具。

真正的力量,仍然掌握在那些能够“执行”的人手里。

比如眼前这位深不可测的郭长河。

会议继续,流程一项项推进,所有人都谨慎地保持着表面的和谐。

郭长河全程肃穆,该表态时表态,该补充时补充,既不失常务副县长的威严,又不逾越给陈济民留出的“县长权威”空间。

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在无声地向所有人传递一个信息:县政府的规矩变了,跟着郑仪的规矩走,否则……

会议结束,干部们鱼贯而出。

郭长河走在最后,刚要离开,陈济民突然叫住了他。

“郭县长……能聊聊吗?”

郭长河转身,平静地看着陈济民:

“陈县长请讲。”

陈济民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

“这份流程……为什么突然……”

“因为这是正确的事。”

郭长河打断他,语气坚定。

“扶贫资金使用必须有规矩,县政府的运行必须有章法。陈县长是政府主官,理应由您把关。”

陈济民盯着郭长河的眼睛:

“这是……郑书记的意思?”

“不。”

郭长河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陈济民读不懂的深意。

“这是我作为常务副县长的职责。”

说完,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开。

走廊里,郭长河的脚步沉稳有力。

他心里很清楚,今天这一出戏,已经足够让县政府的人明白,谁才是真正“懂规矩”的执行者。

也让郑仪看到,他郭长河不仅有能力,更有“觉悟”。

至于陈济民?

一个临时扶上去的幌子而已。

真正的权力运行,永远掌握在那些能够执行、能够镇住场面的人手里。而他郭长河,将是郑仪在县政府最有力的“执行者”。

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让郑仪明白,青峰县要改革、要发展,离不开他郭长河的“铁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