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急报一出,满朝哗然。
我心头猛地一沉,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北境敌军突然大举进攻,连破三城——这绝非偶然。
更令人警惕的是,时机竟恰好出现在我刚刚揭露肖景文与王尚书勾结、准备推动新政的关键节点上。
“混账!”赵将军怒拍案几,“敌军怎会毫无征兆地发动进攻?边关斥候何在?为何事先毫无察觉!”
“赵老将军息怒。”我缓缓开口,目光扫过殿中众人,尤其停留在肖景文那张看似震惊、实则藏不住一丝得意的脸上,“眼下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立刻商议对策。”
肖景文终于开口,语气沉稳,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调集五万大军前往边疆,增援前线。否则,若让敌军继续南下,恐怕危及京城。”
王尚书也立刻附和:“殿下所言极是,边关告急,一刻也不能耽搁。林嫔,你方才还说什么减免赋税、安抚百姓,如今国难当前,难道还能顾得上这些琐事?”
我冷笑一声,并未回应,心中却已警铃大作。
他们想让我在这场战事中失去立足之地。
“陛下。”我躬身行礼,声音清冷而坚定,“臣妾认为,此刻贸然调兵遣将,未必明智。”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哗然。
“林嫔,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尚书冷冷道,“难道你要坐视边疆沦陷不成?”
我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皇帝,一字一句地道:“敌军来势汹汹,但情报不全,我们对敌军兵力、粮草、战略意图皆不了解。若贸然派出大军,不仅耗费巨大,还可能落入敌人设下的圈套。”
肖景文眯起眼睛:“所以你的意思是……不出兵?”
“不,是先派精锐小股部队前去侦查。”我顿了顿,目光转向赵将军,“赵老将军,您觉得如何?”
赵将军点头:“林嫔说得有理。敌情不明,不可轻动。若真如传言所说,敌军已连破三城,说明其士气正盛,且战术灵活。我军若仓促迎战,反被其所乘。”
肖景文脸色微变,却没有再说话。
就在这时,我悄然催动“人心洞察”能力,瞬间窥见了肖景文内心的波澜。
果然……
他并不真正关心边疆战事,而是想借这次危机,耗空国库,拖住赵将军,使我无法推进新政。
甚至,若我能在此刻提出不利国策,他便可顺势弹劾我“贻误战机”,彻底将我扳倒。
好一招借刀杀人!
“林嫔,那你可有应对之策?”李大学士终于开口,语气温和,却带着试探。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缓声道:“敌来势凶猛,必有预谋。我们要做的,不是急于应战,而是稳住阵脚,同时联合周边部落,建立合围之势,待敌疲之时再予以致命一击。”
“你说得倒是轻松。”王尚书嗤笑,“联合部落?谁来做这件事?你吗?”
“我愿意亲自去。”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满堂再次哗然。
连皇帝也微微动容:“你一个后宫嫔妃,岂能擅离职守?此事不可轻议。”
“陛下。”我直视皇帝,“臣妾虽为女子,却亦知家国大义。若此举能为大胤争取时间、稳定局势,臣妾愿赴边疆一行。更何况,臣妾并无妄动之意,只是建议派遣信使联络各部,以外交手段牵制敌军主力。”
皇帝沉默了片刻,还未开口,肖景文便抢先道:“林嫔此言虽有道理,但我担心她不过是借此机会,转移朝堂视线罢了。毕竟……她的新政刚刚受阻,如今边疆告急,她便跳出来表现自己,未免太巧了些。”
“哦?”我唇角微扬,“殿下这话的意思是……我在投机取巧?”
“我只是提醒父皇,莫要被花言巧语所蒙蔽。”肖景文淡淡一笑,眼中却是阴鸷。
“既然殿下如此怀疑我,不如我们就拭目以待。”我迎着他讥讽的目光,毫不退让,“接下来的每一步决策,都将在众位大人面前公开,若有半点私心,任凭处置。”
气氛一时凝重到了极点。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好,林嫔所言有理,暂定按兵不动,先派探子深入北境查探敌情。至于联络部落一事……朕会另择人选。”
我松了口气,知道第一步已经稳住了局势。
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肖景文不会善罢甘休,白素在后宫也不会袖手旁观。
而边疆的危机,也不仅仅是外患那么简单。
我必须比他们更快一步。
就在这时,我瞥见角落里一直沉默的陈御史投来一抹赞许的目光。
看来,这场博弈,我并非孤立无援。
闭眼的刹那,我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这一局,才刚刚拉开帷幕。
我站在殿中,目光平静地扫过一张张神色各异的面孔。
朝堂之上,气氛已然紧绷如弦。
“林嫔此策虽稳,却也太过保守。”王尚书率先发难,语气咄咄逼人,“敌军连破三城,士气正盛,若不立刻出兵遏制,待其养精蓄锐,恐怕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正是。”肖景文接话,声音沉稳而有分寸,仿佛句句为国为民,“父皇,儿臣以为当立即调集五万大军北上驰援,以雷霆之势击退敌军,震慑四方。否则,边疆百姓人心惶惶,何谈安定?”
他说得冠冕堂皇,我却从他微眯的眼眸中读出了笑意——那是胜利在望的得意。
我不动声色,只淡淡一笑:“殿下所言固然有理,然则五万大军并非小数目。粮草、器械、战马、军需皆需筹备,贸然出征,不仅耗费巨大,更可能陷入敌军埋伏,损兵折将不说,还可能动摇国本。”
“你!”王尚书气急,却一时语塞。
赵将军站了出来,捋须道:“老夫征战一生,深知战场凶险。敌情未明之前,的确不宜轻举妄动。林嫔所提之策,虽缓,却稳。派遣小股精锐探查敌情,既可保我军主力不暴露,又能掌握第一手情报,实乃明智之举。”
陈御史也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臣亦附议。眼下最要紧的,是弄清楚敌军来势、兵力部署以及补给路线。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林嫔此举,非但不是贻误战机,反而是为将来的大战铺路。”
“你们这是妇人之见!”王尚书怒斥,“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在那里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妇人之见?”我冷笑一声,毫不退让,“倒是王大人,一边口口声声说是国难当头,一边却急于调兵遣将,不知是真忧国,还是别有用心?”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王尚书脸色骤变,显然没想到我会当众戳破这层窗户纸。
皇帝的目光缓缓落在我们身上,神情莫测。
“林嫔。”肖景文忽然开口,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你说要联络周边部落,建立合围之势。那你可曾想过,若那些部族不肯合作,甚至倒戈相向,又该如何应对?”
“自然是提前布局。”我从容应答,“我已命人在暗中与几个对我大胤心存敬畏的部族秘密接触,只要朝廷表态支持他们的首领地位,并承诺提供必要的物资援助,他们定会愿意配合。”
“你竟已私下行动?”李大学士微微皱眉,
“事关社稷安危,岂能坐等圣裁?”我拱手一礼,“臣妾不敢擅权,但在职责范围内,已尽己所能。”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一片寂静。
有人钦佩,有人忌惮,更多的人则是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位昔日被视作无依无靠的庶女。
“好一个‘职责范围内’。”白素的声音忽而从侧殿传来,她缓步走入,衣袂翩跹,美艳如昔,却又带着几分令人捉摸不透的冷意,“林嫔果真越来越有手段了呢。”
我迎上她的目光,不动声色。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而我,早已布好了第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