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海上侦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阿尔提港,夜晚九点整。

“猎鹰一号已起飞。”赵晓峰的声音在加密频道中响起,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快艇后甲板上,一架战术侦察无人机在助推火箭的帮助下呼啸升空,迅速爬升,融入漆黑的夜空。

几乎在无人机起飞的同时,位于海城的山海集团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正显示着同步轨道侦察卫星传回的实时数据。一条清晰的航迹线从阿尔提港延伸至远海,一个光点代表着“海丰号”,其位置、航向、航速被精确标注。

周云山站在赵渊亭身侧,语速平稳地汇报:“赵总,‘曙光’卫星持续锁定。目标当前位于我基地东北方向约280海里处,航向235,航速10节。航行姿态稳定,未见异常。”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透着一股临战的凝重。

赵渊亭目光紧锁屏幕,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数据链实时共享给‘猎鹰’。”他的命令简洁有力。

“是。”周云山立刻传达指令。

阿尔提港外海,特勤队快艇上。

赵晓峰面前的控制台接收到来自总部的加密数据流。

屏幕上,一个清晰的绿色光标在电子海图上闪烁,正是“海丰号”不断更新的实时位置。

他的任务,是驾驶无人机飞行近三百海里,抵达该移动坐标,进行卫星无法完成的抵近精细侦察。

“数据链已同步。接收目标坐标。预计航程两小时三十五分钟。”赵晓峰的报告同样毫无冗余。

无人机会沿着卫星指引的航路,直奔目标。

海城,山海集团指挥大厅。气氛压抑沉闷。

巨大的环形屏幕墙上,分屏显示着电子海图、阿尔提港作战室静态画面以及等待无人机传回信号的备用界面。

时间在沉默中流逝,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

近两个半小时的等待后,屏幕一角终于亮起,传来了高空俯瞰的夜视画面。

海面在微光下呈现出墨绿色,一艘货轮的轮廓清晰可见。画面稳定得如同固定在支架上,显示出操控者极其精湛的技术。

赵渊亭紧抿的嘴唇微微松动,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最终落在周云山身上。

“操作员,是赵晓峰?”他的问题直接而简短,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确认。

“是他。”周云山的回答同样干脆,“部队里摔出来的‘疯子’,现在是特勤队的‘天眼’。秦天信得过他。”这句话意在给赵总信心,点明关键人物的可靠性。

赵渊亭没再说话,只是微微颔首,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那稳定得令人安心的传回画面。

就在这时,频道里传来赵晓峰清晰冷静的汇报,将大厅内所有人的心神瞬间抓牢:

“猎鹰一号报告,已抵达目标‘海丰号’正上方,当前高度六百米,开始多光谱扫描。”

大厅内落针可闻。

“初步观测:船体结构完整,甲板及上层建筑未见明显损伤,无爆炸或交火痕迹。船舶航行姿态稳定,航向东南,航速约八节,符合自动驾驶特征。”

汇报条理清晰,但接下来的内容让大厅内的空气骤然凝固成冰。

“红外扫描显示……”赵晓峰的声音有极其短暂的停顿,似在确认,“……舰桥、生活区等关键部位,未发现典型人体热信号。重复,未发现活动热源。”紧接着,光学镜头画面扫过空旷的甲板,“光学确认,甲板未见任何人员活动迹象。”

未发现热信号?未见人员活动?

一股冰冷的寒意无声地席卷整个指挥大厅。货船在海上自动航行,却空无一人?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频道里陷入了几秒的死寂,只有设备低沉的运行声。

“猎鹰一号,我是‘龙头’。船上……是否有尸体?”秦天沉稳的声音打破沉默,问出了那个压在每个人心头的沉重问题。

赵晓峰立刻回应,语速稍快但依旧稳定:“图像细节不足,阴影区众多,需降低高度延长凝视确认!请求抵近侦察!”

秦天没有立刻答复。这短暂的沉默充满了重量,降低高度意味着未知的风险。

赵渊亭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抓过话筒,声音斩钉截铁,透过专线清晰传达到前方:“猎鹰一号,我是赵渊亭。授权你根据现场情况自由操作!不惜代价,查明情况!重复,授权自由操作!”

命令干脆利落,承载着全部的信任和决断。

“猎鹰一号明白!执行抵近侦察程序!”赵晓峰的声音没有丝毫动摇,反而透出被绝对信任后的专注和锐气。

屏幕上,无人机的视角开始平稳下降。货轮的细节在画面中急速放大,锈迹、缆绳,甚至舷窗的反光都依稀可辨。这种不断逼近的视角,带来强烈的压迫感。

“高度三百米。持续交叉扫描。”

“报告:甲板区域未发现符合人体形态的热源聚集,未发现可见人员活动,重复,未发现可见人员尸体。”

“货舱区观察:集装箱堆放基本整齐,但三号货舱舱盖处于非正常开启状态。无法直接观测舱内,舱口周边未见货物溢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综合判断:目标处于高度可疑的‘无人驾驶’状态。受传感器精度及舱室遮蔽影响,无法完全排除舱内存在生命体或隐藏威胁的可能性。”

情况愈发诡异。一艘空船,自动驶向重要港口,一个货舱还诡异地开着门。

“我将执行超低空侦察,进行精细扫描。”赵晓峰平静地报告,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调整着无人机的飞行参数。

与他的镇定自若不同,两地指挥中心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都悬到了嗓子眼。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一根绷紧的弦。

屏幕上,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视角开始急剧变化,高度读数快速下降。海城指挥大厅,赵渊亭不自觉地向前倾身,周云山则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阿尔提港作战室,苏洛抿着唇,目光紧锁屏幕。

阿尔提港外海,夜空下。

“猎鹰一号”引擎声变得低沉,凭借优越的气动设计,以一个近乎完美的掠海俯冲,如暗夜蝙蝠般切入超低空。它紧贴波峰浪谷,利用海面杂波最大限度地隐匿行踪,机腹几乎擦着浪尖,无声无息地逼近“海丰号”巨大的船体。

在接近至极限距离时,无人机猛地拉起重心,做了一个轻盈的跃升机动,机腹传感器阵列瞬间擦着货轮高耸的舰桥和吊臂飞掠而过。在这一两秒的窗口期内,高精度光电转塔和侧扫雷达以毫秒级间隔,对舰桥舷窗、甲板关键节点以及那个敞开的3号货舱口,完成了多角度、高分辨率的快速凝视扫描和数据采集。

海城指挥大厅。

屏幕上的画面经过稳定和增强处理,一张张极为清晰的特写图片被迅速提取、并列显示。

赵晓峰冷静的声音再次响起,逐条汇报,清晰得如同在宣读一份技术报告:

“猎鹰一号报告超低空扫描结果。”

“第一,可见光及红外扫描确认,全船甲板、舰桥等外部及可见内部区域,未发现任何人员活动迹象。”

他顿了顿,补充了关键的一句:“重复,未发现幸存者,也未发现遗体。”

“第二,船体结构完整,甲板、舱壁未见爆炸冲击波痕迹、弹孔或火灾灼烧迹象。初步判断,未发生激烈交火。”

“第三,船舶操控系统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航向235,航速稳定在8节。3号货舱舱盖确认处于非正常开启状态,舱内情况因光线及视角限制,无法完全判读,未见明显货物散落。”

“综合判断:目标船只呈现高度可疑的‘非正常弃船’状态。无法排除舱室内部隐藏爆炸物或其它威胁的可能性。报告完毕。”

这怪异至极的情景,让所有经验丰富的指挥人员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空气中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劫船不杀人,也不为货,还将船精准驶向重要港口,目的何在?各种猜测在众人心中翻腾,却都难以拼凑出合理的全貌。

“船员应该被带走了,他们不是冲着货轮来的。”秦天的声音在大厅里响起。

他的推测,让众人不由松了口气。

这个相对理性的推测,让众人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至少最坏的情况——全员遇害——可能没有发生。赵渊亭不易察觉地松了口气,指节在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他想起叶老关于“风高浪急”的提醒,心神一动,立刻向前探身,对着麦克风果断下达指令,语速快而清晰:“指挥中心,记录命令!”

“第一,立即通过外交渠道,联系航线附近沿岸国家我方大使馆,请求其协助搜寻‘海丰号’失踪船员下落!”

“第二,指令‘曙光’卫星调整扫描模式,扩大对货轮周边200海里范围进行广域扫描,重点搜索有无可疑船只活动,尤其是航向、航速与‘海丰号’存在关联性或保持特定距离的目标!分析其航迹,我要知道它们从哪来,可能到哪去!”

他的命令刚发出去,秦天的声音响起:“猎鹰,扩大搜索范围,注意货轮周边水域情况,尤其是货轮后方和两侧。”他现在几乎可以确定,这艘无人的货轮,就是针对特勤队和他设下的一个圈套。既然对方这么辛苦地导演了这场大戏,那肯定想要看看最后如何落幕。

“收到!”赵晓峰应了声。

半小时后,无人机有了新的发现。在货轮后方约二十海里处,发现一艘缓慢行驰的快艇,速度与货轮基本一致。

为防打草惊蛇,赵晓峰不敢降低侦察高度。

“猎鹰一号保持高空侦察,启动猎鹰二号,进入目标地域待命!”秦天向赵晓峰下达了新的命令。

“猎鹰二号,是炽焰送给特勤队的电子战无人机。”周云山向赵渊亭解释道。

“他准备在这个区域实施电子压制?”赵渊亭问道。货轮上没人,上这种手段是什么意思?

“苏洛刚跟我通话,她说秦天判断船上可能有爆炸物,敌人很可能会在他们登船时引爆。船上没有人,进一步佐证了他的推测。”

赵渊亭一听顿时明白了。不针对平民,只针对作战力量和作战人员,这是大多数战争的潜规则。有这条潜规则在,失败的一方,通常不会采用过激手段发动报复。在大国博弈中,这条潜规则尤其管用,失败者甚至会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小子,有担当,更是好胆色!”赵渊亭赞叹。

当然,他事前没有报告,到现在了才说出自己的推测,不就是怕你为难吗?周云山心中想着,不由摇头苦笑。

“接下来的事,应该可以交给他了。”赵渊亭说道,“咱们先集中力量找那些失踪的船员。等他那边控制住货轮解除威胁后,如果船上真有核废料,你马上联系A国方面和XX组织,请他们帮忙处置。”

“好!”周云山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