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启三十八年(1658年)二月十日这个寒冷的日子里,白令海的冰面上,一支规模庞大的挂着大明帝国龙字旗的四桅帆船舰队正缓缓前行。这支舰队由一艘名为“大明”号的蒸汽风帆战舰领头,它在前方引领着其他船只,如同一头威猛的巨兽带领着它的族群。
“大明”号的舰长武韬站在舵轮前,他戴着羊皮手套,不断地用手套拍打舵轮上的霜花,以保持手部的灵活。作为领头的船只,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必须小心翼翼地引领整个舰队安全通过白令海峡。
甲板上,三十名船员正忙碌地工作着。他们手持斧头,用力地凿掉缆绳上的冰壳。这些冰壳坚硬如铁,给船员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他们毫不气馁,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当舰队逐渐接近白令海峡时,冰层突然开始移动。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船员们措手不及,“大明”号的右舷猛地撞上了一块巨大的浮冰。幸运的是,“大明”号全舰周身都加装了厚厚的钢板,浮冰与钢板摩擦发出“咔咔”的声响,虽然有些刺耳,但船只并未受到严重损坏。
武韬见状,立刻嘶吼着指挥舵手调整船只的方向,试图避开更多的浮冰。然而,最可怕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潮汐带来的冰脊。当满月升起时(尽管在极夜中只有朦胧的微光),整片冰原突然像被唤醒的巨兽一般,拱起了它那巨大的脊梁。多艘未加装钢板的千吨盖伦船被夹在两道冰墙之间,木制船身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
为了能够让舰队的覆盖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舰队司令施琅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要求其余的九艘蒸汽风帆战舰与“大明”号紧密配合,迅速排成一字型的编队。这样的编队方式可以有效地为后面的舰队开辟出一条安全的航道,确保整个舰队能够顺利前行。
然而,当舰队进入楚科奇海的第三个夜晚时,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极夜现象。这个时刻,极夜达到了最为浓稠的程度,天空中既没有闪烁的星光,也没有明亮的月色,整个世界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除了船舱内昏暗油灯,唯一的光源,便是那冰面反射出的微弱幽蓝光芒,这让整个环境显得格外诡异和寒冷。
就在这漆黑一片的环境中,了望手突然发出了一声惊恐的尖叫。他声称在冰原上看到了一些黑影正在移动,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武韬立刻举起望远镜,试图看清那些黑影究竟是什么,但由于极低的温度,他呼出的气息在镜片上迅速凝结成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使得他根本无法看清远处的情况。
不仅如此,舰队中的生活条件也因为进入这未知的海域而变得异常艰难。盐腌肉类在严寒的天气中被冻得像坚硬的石头一样,船员们必须使用斧头才能将其劈开,然后才能放入锅中煮熟。而库房里堆积如山的蔬菜,也只能整颗整颗地扔进锅里,等待它们慢慢化开后才能食用。
更糟糕的是淡水的问题,木桶里的水早已结成了冰,船员们需要用火来融化这些冰块,以获取宝贵的淡水。然而,由于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劈冰的船员们手指早已冻得失去了知觉,甚至有人的手套和皮肉都粘在了冰镐上,一旦强行扯开,便是一片血肉模糊,惨不忍睹。好在,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冰山、浮冰上想办法解决,虽然这样的行为极其危险。
某天清晨,一艘千吨级盖伦船的船员发现船底结了一层厚冰。当他们凿冰时,冰面突然裂开,露出深不见底的幽蓝冰缝。一名老水手失足坠下,惨叫声在冰缝里回荡了三息便戛然而止 —— 那是极寒冻结空气的速度。
舰队最终在一片浮冰区困了十七天。即便是加装了蒸汽机的战舰都因为设备结冰而无法动弹。施琅站在桅杆了望台,看见远方冰原上矗立着尖塔状的冰山,在极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
一艘千吨级盖伦船最终没能撑过去。一块翻转的浮冰撞断了它的龙骨,船员们跳上冰面时,冰原突然塌陷,三个人瞬间被裂缝吞噬。整支舰队的官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同伴的船带着几百名船员沉入冰海。
当第一缕极昼阳光刺破冰雾时,舰队的部分船只的主帆已被冰棱划得像破渔网。了望手突然高喊:“陆地!” 施琅跌跌撞撞跑上甲板,他举起望远镜看见远方陆地上,一群狗拉雪橇正在冰原上撒开丫子狂奔。
这是他们被困冰原无数天之后第一次发现有人类的踪迹。
当雪橇上来到舰队跟前,船员们才发现这人的模样:此人明显是一位雅库特人的装扮。
原来,早在他们出发时,朝廷便给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下发了通知,在极北地区,将会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穿越北冰洋。因此,只要是有部落发现这支舰队,并为其提供帮助,那么朝廷将会给予丰厚的赏赐。
施琅解开湿透的羊皮袄,露出胸口被冰锥划破的伤痕。他从怀中掏出冻硬的航海日志,在一页写着:“冰海会吞噬船只,却吞不掉人心里的火。”
这名雅库特人将施琅带到了部落,经过一番交流,施琅这才得知,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勒拿河入海口百余里的外海。
他掏出《坤舆万国全图》进行比对,这才发现,自己离目的地还有十万八千里。
船队在雅库特人的帮助下,终于挨过了难熬的冬季。
四月初,阳光明媚,十艘蒸汽船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维修,终于可以再次转动它们那巨大的螺旋桨,带着身后那支庞大的舰队,重新踏上远洋之旅。
一路上,舰队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狂风巨浪、恶劣天气、暗礁险滩,都成为了他们前进道路上的阻碍。然而,船员们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勇气,一次次地克服了重重困难。
经过数月的艰苦航行,舰队终于在七月中旬抵达了摩尔斯曼克港。这座港口位于遥远的欧罗巴大陆,是舰队此次远航的目的地。
当舰队缓缓驶入港口时,岸上的明人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与出发时的 60 艘战舰、上万船员相比,此时成功抵达目的地的只有 18 艘两千吨级的战舰和 35 艘千吨级的战舰,船员也牺牲了两千余人。
尽管损失惨重,但施琅等八千余人的壮举无疑开创了时代的先河。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都将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而这支舰队的到来,也意味着大明帝国在欧罗巴大陆的影响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的到来,必将在这片土地上掀起一股血雨腥风,改变欧罗巴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