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来到天启三十八年(1658 年)的六月份,利沃尼亚这片土地的丢失,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位于赫尔辛基的卡尔十世心头。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他再也无法保持淡定,心急如焚的他决定不再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而是毅然决然地在七月初,便亲自率领军队跨过涅瓦河,如疾风骤雨般直奔维堡而去。
与此同时,在维堡这边,多尔衮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将守城的重任托付给了第 4 军的 34 师秦祚明。安排妥当之后,多尔衮便马不停蹄地带领着第 4 军的剩余部队、第 5 军以及第 1 军近卫第 1 师,总计八万余人的庞大兵力,浩浩荡荡地向着赫尔辛基进发。不仅如此,一同出征的还有斯拉夫第 1、2 军,这两支军队合计一万两千余人。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便到了七月十二日,这一天,两支军队在科沃拉荒原不期而遇。卡尔十世所率领的军队,可谓是瑞典王国的精英之师,其中包括了最为精锐的皇家近卫步兵团两千余人、皇家近卫骑兵团两千余人、六个龙骑兵团六千余人、二十个步兵团两万四千余人、十个沙俄雇佣兵团一万余人,此外,还有三十支炮兵分队,共计一千五百余炮兵以及 120 门火炮。合计兵力四万五千余人。
而他们将要面对的则是,九万多兵力,一百五十门火箭炮、六百多门十二磅炮,近千门迫击炮的明军多尔衮兵团。
科沃拉荒原的晨雾尚未散尽,四万五千名瑞典士兵已列成纵深三排的线列阵 —— 这是卡尔十世引以为傲的 “莫里斯阵列”:四排五列火枪兵肩并肩排列在长矛兵的四个角,枪管斜指天空等待装填,位列阵列中心的长矛兵的枪尖组成闪烁的金属丛林,六千骑兵(含两千皇家近卫骑兵)分居大阵的左右两侧,马蹄踏过草地的震动如同远方的闷雷。
而在他们前方三里处,明军的九万大军正以截然不同的姿态展开:四万步兵组成了以营为单位的五排方阵;两万骑兵呈弧形居于步兵方阵两翼,更醒目的是阵线后方密密麻麻的炮口 —— 一百五十门火箭炮的发射管如同密集的蜂巢,六百门十二磅炮的钢铁炮身反射着朝阳,近千门迫击炮则隐蔽在步兵阵线后方,炮口指向天空。
当瑞典炮兵的测角仪刚刚锁定明军阵线,明军的火炮已率先轰鸣。十二磅炮发射的部分榴弹拖着白烟掠过三里距离,在瑞典人的方阵前沿地炸开,弹片疯狂激射到了步兵的铠甲之上,发出了“叮铃当啷”的声响;部分榴弹则直接落在了方阵中,激起无数残肢。
而瑞典人那些射程不到两里的轻型青铜炮还未摆开架势,整座炮车便被接连砸毁,炮手们在木屑与火焰中溃散。紧接着,让瑞典人彻底崩溃的一百五十门火箭炮同时喷射出数千支火箭弹,箭簇带着尖啸划破空气,在瑞典步兵阵线的上空形成一片燃烧的乌云。
明军的“地狱火”再次在欧罗巴大地上开始了它的表演。
数千枚火箭弹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犹如流星划过天际,伴随着强大的冲击力和灼热的温度,向着地面直扑而去。
在炮弹落地的那一刻,巨大的火球瞬间爆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火焰所包围。火焰中的炮弹碎片四散飞溅,犹如一片狂暴的雨点,无情地冲击着周围的一切。强烈的冲击波将周围的草树全部摧垮,烟尘滚滚,弥漫在空气中。
爆炸声、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末日般的画面。地面被炸出一个巨大的深坑,这场爆炸将会在幸存下来的瑞典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噩梦,这点是无需质疑的。君可参考如今的斯拉夫人对明人有多恭敬,就可见一斑。
第一轮火力覆盖持续了不到十分钟,瑞典阵线已出现肉眼可见的缺口:中央步兵团的阵型被撕开三个百米宽的空隙,炮兵损失过半,两翼骑兵的马匹被爆炸声惊得人立而起,更多的骑兵则是在这场火箭雨中消失无踪。卡尔十世在后方指挥部里猛砸望远镜 —— 他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的远程打击,欧洲战场的炮兵对决从未有过这样的 “单向屠杀”。
趁瑞典阵线混乱,明军两翼的两万骑兵同时发动冲锋。左翼的近卫第1师的3个重甲骑兵团如潮水般涌向处于混乱状态的瑞典右翼龙骑兵团,后者刚下马试图组成防御方阵,便被身披重甲的明军战马之马蹄踏碎,骑手们维系着战马,高速穿插而过,刀光闪过之处,龙骑兵的火枪与长矛纷纷落地。
三个重甲骑兵团并没有冲击瑞典人的本阵,毕竟火箭弹炸出的大坑,对于高速奔驰的战马来说同样也是需要避开的。
重甲骑兵掠过之后,便是同样的3个轻骑兵团。他们没有厚重的铠甲,更多的则是利用了高速奔驰的马速,丢下一堆堆手雷,将准备再次集结的龙骑兵团炸的人仰马翻。
随后,6个团的骑兵则扔下方阵,直插他们身后的炮兵阵地,这才是他们此行的目标。
因为,明军步兵方阵已经开始在哨声的指引下,缓步朝着瑞典方阵而来。他们需要在步兵靠近敌阵之前,彻底摧毁瑞典人的炮兵阵地。
随着左翼的骑兵顺利突破瑞典骑兵防线,直奔炮兵而去。
明军右翼的第48骑兵师同样开始了冲锋,他们的目标则是瑞典人的左翼。自从素有河西悍将之称的王进宝担任师长之后,原本由甘肃、青海回民组成的鱼腩之师48师便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瑞典左翼的是一千多皇家近卫骑兵团,他们是瑞典最精锐的骑兵,他们披挂着三毫米厚的胸甲,马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在团长拉尔斯侯爵的率领下,试图以集团冲锋来消灭眼前的第48师骑兵。
但迎接他们的是王进宝的 “放风筝” 战术。
48师1团凭借马力,吸引着近卫骑兵加速向他们冲来;2团和3团,则绕至近卫骑兵团的左右两侧,用燧发枪抵近射击瑞典人的马匹。
随之,场面就变成了,一支明军在前面逃奔,身后一支身披重甲的瑞典骑兵在死命追赶,而重甲骑兵的左右两翼又有两支明军骑兵在不断骚扰。
披在战马身上的胸甲能够抵挡明军射来的铅弹的穿透伤害,却挡不住铅弹近距离的冲击力。战马纷纷吃疼倒地或者发狂,它们身上的骑士要么被甩出马鞍,瞬间被后续的马蹄踏成肉泥;要么一时之间失去了对战马的操控。
不到半个时辰,瑞典皇家近卫骑兵团的有生力量便失去了超过四成。残余的骑手试图突围,却被明军骑兵的弧形阵线死死兜住。包围圈中的瑞典骑兵爆发了超强的意志力,他们的散弹枪同样给明军造成了不少的杀伤,可终因兵力相差悬殊(1000多VS1万余)而彻底失去了突围的可能性。
当最后一名皇家近卫骑兵的马刀被明军骑兵挑飞时,瑞典的精锐骑兵团彻底全军覆没在荒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