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襄陵城。
洪水再次暴涨前,王平之下令周边县郡所有百姓都往襄陵城方向撤离。
襄陵城地面高,洪水一般涨不到这里,陆陆续续逃来的百姓高达十万人,这些人的安置就成了问题。
人一多,挤在一起,逃难本就情绪敏感,摩擦刮蹭很容易就生事。
发现第一例疫病的时候,城中起了不小的混乱,有人忙着出去逃命,有人趁乱抢劫,鸡飞狗跳,场面失控,宋安带领御林军用雷霆手段惩治了带头作乱的人,又以性命担保会和大家共度难关,才稳住局面。
给中州送信求援已经过去了五日,未见回信,洪水将他们围困在城中,已然接近山穷水尽。
城中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王平之为官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和宋安待在县衙商议对策。
宋安这几日一直在为感染疫病的百姓施针,好几天都只睡了半个时辰就爬起来,衣服都没换过,下巴的胡茬长了很多,此刻他正揉着眉心,又忍不住剧烈咳嗽起来,整个人显得单薄颓废。
王平之盯着宋安,眼神复杂:“殿下,城中的粮草已经不足以支撑十日了,药草更是所剩无几,接下来,咱们拿什么去治疗疫病?”
没有粮草,难民们的温饱无法解决,恐怕会引发更坏的局面,没有药草,疫病控制不住,襄陵岌岌可危!
“家中有回信吗?”宋安扫了一眼王平之。
五日前,一同送往中州城求援的,还有王平之单独发给王家的一封书信。
王平之低垂下眼眸:“未曾。”
宋安伏在地图前,下了一个决定:“昭平,你领三百御林军,拿着我的令牌,去浚县借粮。”
“末将领命!”昭平接过,即刻出发。
一旁的王平之好像听到了笑话,震惊的凑上前问:“我没听错吧,浚县可是十几年的贫困县,哪有粮食借给我们?”
“咳咳咳!”宋安横了他一眼,刚想开口,一口气不顺便剧烈咳嗽起来。
好容易止住咳嗽,宋安目光转回地图上:“总要试试不是吗?”
“是。”王平之应到,皇权面前,他有什么资格反驳。
他整个人感到非常的绝望,自己如今和宋安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但宋安这么愚笨又自大,早晚翻船。
宋安收好地图,一边整理自己的针灸包,一边说:“你负责排查的事情有进展了吗?”
前几日,他安排那些发病的人单独居住,以防传染面积扩大,由他和此次随行的两名太医去为病人施针。
但三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他让王平之找懂医的大夫,郎中也行,让他们到县衙来。
王平之想了一下,道:“就这会应该到了,我去外面看一下。”
宋安嗯了一声,将弯了的针灸针打磨,再用烧过的烈酒消毒。
不知为何就想到了姜宁,她第一次下针犹豫,他就拍她的手然后针弯了。
也不知道姜宁那个笨蛋瓜怎么样了,有没有捅娄子。
正想着,王平之领着人的脚步声自由远及近:“殿下,人都在这里了。”
宋安转身,王平之身后领着七八个男人,加上他们三个,差不多了:“足够了,你们跟我来。”
“是。”众人异口同声答道,然后跟在宋安身后。
宋安带他们来到隔离病人的院落:“我们分配一下,两人一组,负责病人的治疗,直至痊愈,你们有什么手艺都使出来,这次结束后,有重赏。”
“是,殿下。”
刚一进入房间,众人咳嗽声哀嚎声不绝于耳,哭喊着救命,宋安简单说了两句安抚好大家情绪,便开始为病人针灸。
众人中有祖传的医术,也有学徒出身开医馆的,都拿出了自己毕生所学去为病人诊病。
王平之远远站在门外,看着几人忙碌的身影,有些讶然,他们竟然为了这些毫不相干的人,做到这个地步。
他都担心会被疫病传染上,但宋安带头的几人却没有丝毫惧怕,他很佩服。
他写给父亲的信按理说早就收到了,为何迟迟不给他回信,还是说父亲已经放弃了他。
原本以为过来赈灾,做出一番成绩,回去便能加官进爵,结果疫病横生,他现在被困在这里,更有宋安这个麻烦在,他抽身不得。
父亲放弃他,顾明熙也不要他了吗?
心中越想越烦闷,王平之一拳打在院中的树上,发泄自己的怨气。
……
与此同时,中州朝堂上,文臣们吵的不可开交。
有支持再往南部拨款的大臣说明南部的重要性,一旦南部混乱,敌国趁虚而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也有持反对意见的,户部侍郎王朗率先站出来:“皇上,臣反对,此前已经拨款一万两,足以安置好受灾百姓啊,如果再次拨款,恐有贪心之人多占啊!”
此言一出,朝臣们看户部侍郎王朗的眼神都变了,此次前往南部赈灾的可是他的亲生儿子啊!
这是要官生不要儿子了!
立刻有人跳出来指摘:“王大人可是要大义灭亲啊?可是九皇子殿下也在灾区,倘若有什么闪失,你可担待的起?”
王朗一脸义正言辞,腰背挺的笔直:“臣就事论事,不曾针对任何一人。”
底下吵成一团,皇帝坐在上首,痛苦的揉着眉心,昨夜王美人又哭又闹,折腾到天亮,他这会只觉精神疲乏。
“好了!”皇帝一摆手,底下瞬间安静下来:“户部拨五千两白银,另所需的药材五十车,午后清点完毕,由林将军负责运往南部。”
“臣遵旨。”户部侍郎和林将军同时答道。
皇帝大手一挥:“退朝!”
说罢便急匆匆的走了,众大臣也不再像刚才那样剑拔弩张,陆陆续续走出金銮殿。
王朗前面走着,身后一道阴沉声音响起:“王大人这是要大义灭亲啊!”
身后的中书令快步走来,王朗皮笑肉不笑道:“顾大人还是管好自己家吧。”说罢自顾自的走了。
气的身后的中书令胡子飘起老高,想起家中哭闹的顾明熙,他指着王朗骂老匹夫,旁边朝臣忙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