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宫秘史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3章 大清首富伍秉鉴(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老爷您这是……?”师爷疑惑不解望着主人。

“师爷,咱两边都得罪不起。

伍秉鉴转身凝视墙上的祖宗牌位,先祖的面容模糊不清,似乎正冷眼看着这一切。

伍秉鉴叹气道:“洋人要保生意,朝廷要面子,咱们就做这中间的秤砣。”

他抓起狼毫,在宣纸上写下“两全其美”四个字,墨迹在纸面上晕染开来——

各位别忘了,伍秉鉴首先是个商人,自然也要为自己的利益考量。

所以,他在第一时间便通知那些有夹带私货的商人,赶紧将鸦片转移到其他地方藏匿起来。

之后,他又劝说洋人拿出 500 箱鸦片,企图在林则徐面前蒙混过关。

林则徐对这些商行的人早有成见,拒绝了伍秉鉴派人送来的的重金,坚决执行禁烟行动。

林公望着五百箱大烟土,冷笑道:“伍会长,你觉得500箱就能蒙混过关吗?

本钦差禁烟可不是走过场,今个你就别回家了,监狱给你留位置了!”

林则徐话中软中带硬,伍秉鉴懵了。“林大人,我已尽力,洋人把鸦片藏起来,我也没办法啊。”

林则徐“腾”地站了起来,“伍秉鉴,你干的好事难道我不知道吗?洋人藏起鸦片,还不是你通的风报的信?

不交出一万箱鸦片,你就把监狱坐穿吧!”。

伍秉鉴还想辩解。

林则徐向门口喊道:“来人,将伍秉鉴的顶戴花翎拿下,将其关押审问。”

十几名侍卫进屋,二话不说,打掉伍秉鉴的顶戴,将其五花大绑押走了。

红顶商人,在总督面前就起个球!林则徐欲拿伍秉鉴开刀,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

昏暗的牢房里,弥漫着一股腐臭之气。

伍秉鉴被关押在里面,手脚皆被镣铐束缚,面色憔悴望着前来探监的儿子伍绍荣,声音沙哑地说道:

“绍荣,如今唯有求琦善大人搭救,你速去求见,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务必让他出手相助。”

“父亲大人,放心吧,儿一会就去京城打点,爹爹暂且委屈一时。”

绍荣放下带来的衣服和食物,转身给了狱卒十两银子,嘱咐狱卒好好照看父亲。

书说简短,绍荣日夜兼程就来到了直隶府上,此时琦善出任直隶总督,有消息他要上任两广总督。

伍绍荣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了琦善奢华的府邸。

在管家的引领下,他来到了书房。

推门进去,此时,琦善正悠闲地躺在太师椅上,手摇折扇好不惬意。

“老爷,伍会长公子绍荣求见。”管家小心翼翼道。

琦善眼皮微微一抬,瞟了绍荣一眼,并未起身,只是把玩着折扇,

上面有当朝书法大家何绍基的题字,“凡事得于从容。”

尴尬的沉默,琦善用眼的余光示意管家退去,管家猛然醒悟,“大人忙于公务,小的这就退去。”

管家出门时把门关好,伍绍荣赶忙上前,恭敬地行了大礼:

“总督大人,久闻大人慈悲为怀,如今家父蒙冤入狱,还望大人出手搭救,绍荣定当感恩戴德。”

琦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

“伍公子,你父亲的事我也有所耳闻,这事可不简单呐,林钦差认定你爹是内奸,我若贸然插手,恐怕会惹上麻烦。”

伍绍荣心中一紧,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递上前去:

“大人,这是一点心意,还望大人在皇上面前为家父美言几句,家父实在是冤枉啊。”

琦善接过银票,瞥了一眼数额,脸上闪过不满之色,冷哼一声:

“伍公子,你也知晓这事儿棘手,这点银子,恐怕难以解决问题。

如今皇上对鸦片之事极为震怒,我若要为你父亲周旋,可是要担很大风险的。”

伍绍荣心中叫苦不迭,没想到琦善胃口如此之大。

“大人,钱不是问题,您看多少才合适?只要能救家父,绍荣定当尽力筹措。”

琦善站起身来,背着手在书房里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

“伍家富甲一方,想必也不会吝啬。依我看,至少得这个数。”说着,他伸出五根手指晃了晃。

“大人是说五十万两?”

琦善停下脚步,目光冷冷地看向伍绍荣:“伍公子,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吗?我说的是五百万两!

只有这么多银子,我才有把握在皇上面前替你父亲说情,让他免受牢狱之灾。”

琦善重新坐回躺椅,低声说道:“伍公子,救你父亲,千万别心疼钱,你也知道,这牢狱之中,什么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伍绍荣心中有苦,脸上却带着笑容:钱不是问题,三日内五百万两银子,定会准时打在大人名头账本上,家父的事还请多费心!”

琦善满意地点点头:“伍公子乃豪爽之人,老夫定当相救,等好消息吧。”

伍绍荣再次行礼,退了出去。

琦善平素与林则徐不和,林公坚持严禁鸦片,琦善则坚持驰禁鸦片,

二人背地里矛盾重重,琦善没少在道光面前诋毁林则徐。

林则徐一面严打十三行的内奸,一面对洋人施加压力,声称不交出鸦片就断电、断水、断食物供应,

洋人被困在商务会馆不能动弹,多日又不见伍家父子的面,心中慌乱无比。

在林则徐高压下,洋人不得不把藏匿的鸦片如数上缴,林则徐在虎门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

在绍荣奔波下,琦善在皇上面前美言,伍秉鉴终被释放。

回到家,伍家父子一合计,主动拿出 100 万两白银支持朝廷禁烟。

这真是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商人挣钱不易。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禁烟英雄林则徐成了道光的替罪羊,随之被革职。

由于伍秉鉴与洋人关系很铁,他被朝廷任命为和谈大员,协助琦善与洋人签订各种条约。

随后,大清与英国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政府被索赔鸦片损失300万两。

道光帝把怒气发泄在伍家,逼着伍家拿出了三分之一的赔款。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伍秉鉴和他的怡和行日子越来越艰难,清廷勒索他,外商利用他,伍氏家族的财富一点点被压榨。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心力交瘁的伍秉鉴在广州病逝,终年74岁。

1856 年(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战火无情地蔓延至广州。

在中英双方大炮的轰鸣声中,曾经辉煌一时的怡和行被炸毁,瞬间沦为了一片废墟。

这场战争不仅摧毁了伍秉鉴的商业根基,也让伍氏家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支柱。

此后,伍氏家族迅速走向败亡,曾经家族发家的故事,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