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宫秘史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8章 金田起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就在人心即将彻底涣散的千钧一发,烧炭工杨秀清,毫无预兆地瘫倒在地,口吐白沫,浑身剧烈抽搐,模样十分骇人。

片刻之后,他猛然睁眼,原本熟悉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威严,仿若来自另一个神秘的世界:

“众子女莫要惊慌!吾乃天父下凡!云山入狱,实乃对尔等忠心的考验,不日他便会平安归来!”

言罢,杨秀清再次浑身一颤,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众人纷纷拜倒在地,高呼“天父显灵了!”头“砰砰”磕地,虔诚的似乎把心捧出来献给天父。

难道杨秀清中邪了?实则不然。

“……”

杨秀清乃广西桂平县人,家境贫寒,却极为聪慧,年轻时曾学过跳大神,在广西当地称作“降僮”。

他看到教会马上要四分五裂,怎么办?灵机一动,便用“降僮”的办法来团结人心。

这出“天父附体”的精彩戏码,瞬间镇住了全场。

哈哈!熟悉民间巫术的杨秀清,精准地复刻了当地“降僮”仪式的每一个细节,模仿的惟妙惟肖——

昏迷时扭曲的面容、苏醒后截然不同的陌生声线,以及对会众心理准确的掌控,尽显忽悠人的本领。

趁着众人震惊不已,杨秀清趁热打铁,他称天父授他机密,发动教众开展“科炭”活动,筹集资金,将卖炭所得白银,暗中用于疏通官府。

在那时候,犯事的人可以用银子赎罪,只要银子到位,啥事都不是事。

在银子的作用下,三个月后,冯云山平安归来。看来还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洪秀全的忽悠靠嘴,杨秀清的忽悠靠钱。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杨秀清的办法比洪秀全的办法高明务实。

杨准确控住了教众的心理,然后用钱财开道,救出了冯云山。

这场危机,让杨秀清的威望急剧攀升。

想想那时的场景,当洪秀全在广东四处奔走,处处碰壁之时,

杨秀清已然通过“天父代言人”这一特殊身份,将宗教话语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杨秀清对洪秀全来了个釜底抽薪。

另一位广西籍教会头目萧朝贵,在一旁冷眼旁观,似乎对这种神神叨叨的教义,有了自己独特的认知。

他之前就曾扮演过“天兄下凡附体”的戏码,不知道杨秀清的灵感,是否来自萧朝贵?

纵观整个上帝会,似乎只有洪、杨、萧掌握了“天命附体”的办法。

“……”

杨秀清崭露头角,其威望直追洪、冯。

时光流转,三年后的1851年1月11日,平地一声炸雷,金田村太平军起义的呐喊声,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这一年是洪教主38 岁的生日。

彼时,他召集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商议起义事项。

众人围坐在昏暗的烛光下,洪秀全把一本圣经轻轻放在案几上,望着大家缓缓说道:

“如今清王朝**不堪,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拜上帝教自创立已五六年了,信众已达两万余人,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清王朝的气数要尽!”

众人纷纷点头,冯云山情绪激动道:“教主,您发布命令吧,我们什么时候举事?弟兄们都憋不住了,决心大干一场!”

洪秀全沉思片刻:“冯教主,我前两天查了黄道吉日,1月11日诸事顺利,就定在这一天吧。”

洪秀全目光看在杨秀清身上:“秀清,您把通知传达下去,让各团营成员变卖家产,

1月11日全部在金田村聚集。”洪秀全开始布置任务。

“没问题,教主放心吧,我这就去通知。”杨秀清执行力很强,站起身离去。

“教主,起义前,我派人把您和云山的家属接来广西,防止清狗疯狂报复。”说这话的是萧朝贵。

(萧朝贵是广西武宣罗渌洞人,今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一带的人,

他自幼家境贫苦,先后从事过商铺帮工、护送商货、耕种、烧炭等工作。

道光二十六年加入的“拜上帝会”。

道光二十八年九月,萧朝贵开始假托“天兄”下凡,逐渐掌握“上帝会”内的实权,

挤压了冯云山的位置,成了继洪秀全、杨秀清后的第三号人物。)

洪秀全望了朝贵一眼,点头赞成。

“洪教主,起义军手中的兵器打造任务交给我吧!”韦昌辉主动请缨。

“好吧,昌辉,一定要隐蔽好,不要被官府发现。”洪秀全叮嘱道。

“放心吧,我自有办法。”

韦昌辉是金田村人,家境富裕。为人精明,善于交际,在当地颇有人缘。

尔后,他在自家院子里修建了12座打铁炉铸造武器。

他的哥哥是铁匠,兄弟二人领着100余人打造大刀、长矛等冷兵器,还请来瑶山的能工巧匠制造鸟枪和抬枪。

为了保密,他们白天造农具掩人耳目,晚上造武器,还让周围农户多养鸡鸭鹅,用叫声掩盖打铁声。

打造出来的武器,则被秘密运到营盘岭埋藏起来,或放入犀牛潭中。

空闲时,杨秀清和萧朝贵也带领弟兄参与打铁。

看到众人十分踊跃,石达开坐不住了:“洪教主,队伍起义所需的粮草我去负责筹备。”

“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项光荣任务,交给你这个少年英雄了。”洪秀全笑着说。

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人。

这一年他年仅 十六岁,别看年龄小,名气可不小,

石达开有“石敢当”之称,天不怕地不怕,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

石达开早早变卖了家中的田产和商铺,带着满腔热血投身起义。

“……”

起义的日子越来越近,一些人变卖家产后,带着筹集到的财物来到金田村集结。

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推翻清王朝,建立太平天国。

随着信众的不断聚集,洪秀全开始对队伍进行整编。

他把信众,按照军队编制进行安排,分成五个军,下设团营。

任命杨秀清为中军主将,负责军事指挥。

萧朝贵为前军主将,冲锋陷阵。

冯云山为后军主将,稳定后方。

韦昌辉为右军主将,掌管粮草辎重。

石达开为左军主将,负责侧翼防御。

正所谓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与此同时,洪秀全还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要求士兵们爱护百姓的一草一木……

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 38 岁生日这一天,金田起义正式爆发了。

请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

起义爆发之时,洪秀全并不在现场,而是藏身于百里之外的平南花州村胡以晃家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被清军一锅端掉。

此地背靠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胡家财力雄厚,可为起义军提供物质供应。

洪秀全虽名义上是全军领袖,却在幕后遥控指挥,每日通过亲信传递密信,以调度局势。

而真正站在起义前线,引领众人冲锋陷阵的,是身着粗布战袍,威风凛凛的杨秀清。

此时,杨秀清已经把自己当做起义军军师了。

清晨,阳光洒在金田村的土地上,杨秀清站在高台上,代天父祭天出征。

台下,教众手持武器,士气高昂。人人以红布包头,号红巾军。

金田起义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清王朝。

咸丰皇帝龙颜大怒,立即传令广西巡抚周天爵,调集兵力,限期消灭太平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