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宫秘史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7章 冯云山被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咸丰初登大宝,便遭当头棒喝,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在广西如燎原之势展开,大清局势危若累卵。

咸丰元年,乾清宫暖阁内,烛火摇曳,咸丰帝眉头紧锁,对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呆呆发愣。

此时,大学士肃顺手持新到的密报,脚步匆匆,疾步入内。

咸丰站起身来,龙袍略显凌乱,一脸忧色叹道:

“洋人在广州无端生事,广西洪秀全的匪患愈发嚣张。昨夜朕梦到了先帝,先帝望着朕,只是摇头……

肃六,你且说说,这该如何是好?”

(肃顺乃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行六,身为皇室宗亲,彼时任职内阁大学士。)

肃顺把折子轻轻放在案几,单膝跪地,朗声道:“回皇上,当务之急在于用人。

两广总督叶名琛,在广州一味姑息纵容,致使英夷得寸进尺,在广西又对洪匪坐视不管,任其发展,实乃误国庸碌之臣。

恳请皇上即刻将其革职,押解进京问罪。”

“那么,谁能担任两广总督之职呢?”咸丰追问。

“陛下,林则徐既能抗英又能剿匪,此乃不二人选。”

“林则徐?不是发配新疆戍边了吗?”咸丰不解询问。

“陛下,这就是先皇失策的地方,假如林公一直主持两广政务,哪有内忧外患一起而来的情况?”

肃顺毫不客气为林则徐鸣不平。

咸丰帝眉头拧成了疙瘩,思索片刻:“叶名琛身为两广总督,弄得内忧外患,拿其问罪。

重新起用林则徐,督办广西军务,赏加太子少保衔。”

“……”

林则徐接到圣旨,未作丝毫推辞。此时的他,已六十五岁高龄,精神矍铄,但身体大不如从前,

尤其是被流放的岁月,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然而,朝廷危难之际召唤,他毅然决然,拖着病体,带着手下即刻启程。

1850年11月,林则徐在途经广东普宁时,老病复发陡然加重,最终溘然长逝。

(一说因长途赶路劳累,引发心肺疾病,亦有资料显示,他染上了痢疾,手下为他请来西医诊治。但林则徐向来不信西医,坚持只看中医。

奈何中药汤药效迟缓,林公腹泻不止,整整五日,到了第七日,竟病逝在赶路的官轿之中。)

唉!世事无常,诸多巧合凑在一处,令人不胜感慨。

若不是新老皇帝交替,洪秀全断不会如此急切在广西起义。

若林则徐能相信西医,及时服药止住痢疾,或许洪秀全的势力便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毕竟林则徐的能力,向来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只是命运弄人,阴差阳错,错过了最佳时机。

林则徐一去世,拜上帝会愈发肆无忌惮,密谋于咸丰元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

回溯过往,显然,道光帝与咸丰帝,都未曾对拜上帝会予以足够重视,

皆以为远在广西穷乡僻壤的一群穷苦百姓,能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紫荆山被连绵不绝的阴雨笼罩,潮湿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躁动与不安。

果不其然,冯云山因“聚众传教,图谋不轨”被逮捕入狱,这消息,

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整个组织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会众们纷纷聚拢在那座破旧的庙宇内,忽明忽暗的烛火,映在他们一张张焦虑的脸上。

“教主,咱们干脆反了吧,砸监劫狱,救出冯云山!”

有强硬教徒提议铤而走险。

“如今贸然起事,无异于以卵击石,干脆我们散伙吧,官府已经注意上我们了!”

一些胆小怕事的教徒,主张分散逃亡,以求保全自身。

人们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人们把目光齐刷刷看向洪秀全。

“教主,您说句话!”

但见洪秀全,紧紧攥着《原道救世歌》的手稿,思索片刻,做出了决定:

“各位道友稍安勿躁,昨晚我掐指一算,冯教主当有此难,吾即刻前往广东,求见两广总督耆英,

阐明以‘合法传教’的道理,官府自然会放回冯云山,大家静待佳音。”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允许洋教在中国传教、发展教众。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虽打着天主教分会的旗号,实则是他将洋教与本地教义杂糅,拼凑出的不伦不类的产物。)

洪秀全动身离开了广西,他这一走,对教众而言,仿佛抽走了他们心中的精神支柱。

广西的教众,大多是目不识丁的烧炭工和贫苦农民,

他们之所以追随拜上帝会,不仅是被教义所吸引,更多的是被洪秀全描绘的“人间天国”美好蓝图所打动。

然而此刻,两位首领,一个被捕入狱,一个远走他乡,教会该何去何从?

各种谣言,如瘟疫般在会众中传播开来,“哥几个,上帝抛弃了我们”,

一些脑筋活络的人,竟想暗中与官府勾结,打算出卖会众,以换取自身的利益。

更为糟糕的是,广西和广东的教徒之间产生了矛盾,双方都坚称自己才是正宗,对方应处于从属地位。

(还没成事就开始争地位)

在广西教众眼中,广东教众是外来者,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广西人认为他们是老大。

而广西本地教众,如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多为贫苦农民、矿工,

他们对广东领袖的权威,既有依赖,又有潜藏的抵触情绪。

紫荆山、金田等根据地是广西教众的地盘,承担了起义前募集钱粮、组织武装等诸多具体筹备工作,

洪、冯则动动嘴皮子,制定一些纲领,核心权力却长期被广东籍领头人掌控。

这种“付出”与“地位”的落差,逐渐引发了广西教众的不满。

洪秀全说天父会显灵,教众们满心期盼着上帝显灵救出冯云山。

然而,两广总督耆英对洪秀全的说辞置若罔闻,甚至扬言要拘捕洪秀全,吓得洪秀全只好东躲西藏。

换言之,冯云山的自由与否,取决总督大人的首肯。

洪秀全所谓“天王下凡拯救冯云山”的谎言,眼看就要被无情戳破。

随着时间流逝,教众们失望极了,对洪宣扬的教义,也开始产生怀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