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3章 不好意思,大人不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常福的确无法给侄子准确结果,尽管他当时是皇帝身边的内务府近侍,但毕竟不是跟皇帝朝夕相处的太监,有些事只知个大概,具体详情却是不知的。

其给侄子提供的有效信息就是皇上南巡多次幸进民女,且常微服私访,被废的那拉皇后就是因为皇上欲将一有孕民女纳入宫中为妃以死相谏,后来那拉皇后被圈身死,皇后身边的宫人太监也都被杖毙。

那位有孕民女的结局常福并不知道,但若那位民女真诞下龙子,年龄推算的话今年应有二十三四岁了,跟侄子提供的赵有禄信息倒是能合得上。

总之,常福的态度是既然两江官场关于此事谣传力度很大,本着空穴未必来风的原则,侄子最好相信有这么件事。

哪怕不相信也要采取中立旁观态度,千万不要去试图探究真相,更不要去质疑此事。

因为就算谣言是假的,那个赵有禄得宠却是真的!

问题来了,皇上为何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将一个九品学官提拔到从二品布政使?

这个问题,必须深思。

背后是不是有不为人知的内幕?

事情还牵扯到当朝第一红人和珅,那么,质疑甚至得罪赵有禄就没有必要。

如果是真的,皇子身份摆在这,更没有必要去得罪。

宁信有,不信无,是常福给侄子的忠告。

至于侄子是否要攀附那赵有禄,常福就不给意见了。

毕竟,他远在广东,对两江官场不熟悉,也没有任何影响力。

侄子却难办了。

“老爷,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跟随多年的管家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叔老爷没有否定赵有禄身世传闻,那说明叔老爷至少没有怀疑这件事。

既然如此,老爷也没必要再抱着“小心”。

如今两江官场上哪个不去巴结那赵阿哥?

江宁将军大人都派八旗兵护送赵阿哥的福晋去安庆呢!

将军那么大的官都表明态度了,老爷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管家的建议让阿大人不再犹豫,左右已送给“赵阿哥”五十多万两的物资礼物,这笔感情投资总不能浪费了么。

索性再加大投资力度,以换取“赵阿哥”能对他另眼相待。

当下,不仅让工作人员协调十万盐引的事,更以“盐匪危及淮盐产销”为由,正式行文给漕运总督衙门请求调派兵力协助封锁江苏与安徽的边界,军饷开支费用均由盐政衙门承担。

当然,事后这笔花费肯定得盐商们负责。

谁让剿灭盐匪本质上是替盐商“打工”呢。

总督衙门的出面使得徐州、淮安、扬州三地的绿营驻军纷纷出动,盐政衙门的活财神求到漕运总督头上,漕督本着漕盐一体原则,加上还不必他出钱,自然大笔一挥派出漕运标兵跨过运河“参战”。

一时间,苏北各地与安徽接壤的主要交通要道、水路隘口均设卡盘查,对可疑人等严加审讯,巡逻的绿营兵更是日夜沿省界巡弋,唯恐叫安徽的盐匪窜入自家防区。

漕运总督衙门的兵船则直接控制洪泽湖、高邮湖等关键水域,一张无形大网就这么在苏皖边界铺开。

没过几天,几股试图从凤阳、泗州地区向东流窜进入江苏躲风头的盐匪,就一头撞上了这张天罗地网。

盐贩子们惊讶发现以往只要塞点银子就能通融的江苏绿营,此刻却如同换了人间,不仅检查异常严格,稍有反抗便刀兵相向。

后面是安徽绿营的抓捕围剿,前面是江苏绿营的封堵,盐贩子们有的选择同大当家们汇合抱团取暖。

这些是脑子不灵光的,因为安徽对他们的打击力度太大,回去抱团跟组团等死有什么区别。

脑子灵光的选择冲卡,只要冲破江苏绿营的封堵,苏北那么大,随便找个海边滩涂一躲,天王老子来了也找不到他们。

冲卡与反冲卡使得一场场小规模遭遇战在省界线上爆发,试图闯关的盐匪非死即伤,余部只能狼狈地退回安徽境内,等待他们的则是早已张网以待的安徽官兵。

凤阳这边赵安亲自坐镇指挥,根据之前“假冒盐匪”行动中获得的情报以及百姓的举报,调派营兵接连端了几处盐匪的外围秘密据点。

由于信息隔绝,这帮盐贩子对官军的行动毫无防备,有两股是直接在睡梦中就被包围。负隅顽抗者当场格杀,投降者则被捆缚拘押另行审讯。

对于擒获的匪首,赵安直接下令一律就地正法,首级传示各县以儆效尤。

不是赵安非要杀的人头滚滚,而是盐匪中的小头目于地方都是地头蛇的存在,相当于漕帮的小老大。

这些人因为扎根本地势力很大,若不斩草除根,后患无穷。

随着各地抓捕力度加大,各地城门口悬挂的匪首首级也是越来越多,看着很是吓人,却也吓的不少盐贩子就此胆寒,或主动自首,或在亲人劝说下投降,转而成为官军的带路党。

抚标及绿营部分精锐则在赵安指挥下收缩盐匪生存空间,据可靠情报表明谢、杨二贼躲在凤阳东南的韭山之中。

这里地形比较复杂,山虽然不高,但丘陵特别多,易于躲藏,也易伏击。

按照现在的进度,最迟半个月后就将对韭山形成合围。

鉴于盐匪主力拥有不少军械,且有成功击败官军的经验,赵安对半个月后的总攻就特别重视,连日来一直在同有关将领研究如何攻占韭山。

佐领八十六一行于今日赶到凤阳,问明署理巡抚行辕所在后便打马前来,下马之后却见一身穿六品官服的官员垂头丧气从行辕出来。

出来之后这官员也没有就此离去,而是在行辕门口哀声叹气,一脸悲苦模样。

八十六不识得这官员,到行辕门房递交“名片”表明身份后随口问值守军官:“外面那位是谁?”

当值的是一名抚标把总,随意看了眼外面那不肯走的官员道:“回大人,这人是学政衙门的经历官。”

“学政衙门?”

八十六好奇学政的人跑行辕来做什么。

把总告知是来求见赵大人的,但没见着人。

八十六一愣:“赵大人不在么?”

把总却道:“赵大人在的。”

这下八十六更诧异了,赵大人在行辕,为何外面这官见不到人的。

那把总本不想多说,但见眼前这位是八旗的军官,便低声道:“不瞒大人,上面吩咐了,别的衙门来人赵大人都在,可唯独学政衙门来人,赵大人就不在。”

说完,也挺纳闷的。

赵大人好端端的跟学政衙门讴的什么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