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时砂遗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7章 应对方案的优化与完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晨光在实验室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江浅把第三十七版应对方案投影在墙上,指尖划过那些被红笔圈改的条款,纸张边缘已经被反复翻阅磨出毛边。五怨器安静地躺在特制的能量约束舱里,淡紫色光晕透过高强度玻璃微微搏动,像一颗被囚禁的星核。

“磁场约束参数必须再下调三个百分点。” 江浅突然开口,打破了持续半小时的沉默。她把新的演算结果推到林舟面前,纸上的曲线在某个临界点突然陡峭上扬,“上次模拟时发现的能量逃逸现象,根源就在这里 —— 当约束场强超过 0.8 特斯拉,五怨器会触发量子隧穿效应。”

林舟的铅笔在参数表上敲出轻响:“但这样会降低安全冗余度。” 他调出昆仑山遗址的地质数据,三维模型里红色的危险区域正沿着断层线蔓延,“如果遭遇强地磁暴,约束场可能失效。” 操作台的金属支架上还粘着上次实验残留的能量结晶,在阳光下折射出虹彩般的光斑。

张教授从恒温箱里取出三支超导材料样本,低温液氮挥发的白雾在他布满皱纹的手背上凝成霜花。“折中方案。” 老人把样本分别放在不同强度的磁场中,“采用阶梯式约束系统,平时维持 0.6 特斯拉,监测到能量波动超过阈值时自动提升到 1.2 特斯拉 —— 用瞬间增强代替持续高压。”

江浅突然想起昨夜在文献库里看到的记载,唐代《开元占经》中 “磁石引铁,如母召子” 的字句此刻与屏幕上的磁场模型重叠。她调出材料数据库,手指在触控屏上飞快滑动:“我们可以试试钬钴合金,这种稀土永磁材料的居离点比传统钕铁硼高 170K,在极端环境下稳定性更好。”

林舟突然把平板往桌上一按,调出青藏高原科考队最后的通讯记录。音频文件播放时带着刺耳的电流声,夹杂着队员模糊的呼喊:“能量场正在扩张…… 仪器全部失灵……” 他放大附带的卫星图像,失踪地点周围的地形呈现出诡异的褶皱,像被外力揉皱的纸团,“这说明单纯的磁场约束不够,我们还需要空间锚定装置。”

当第一台原型机在车间组装完成时,江浅注意到它的核心部件与敦煌壁画中的 “定星盘” 惊人地相似。青铜材质的环形轨道上,七枚菱形晶石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启动时发出的幽光与五怨器的能量场产生奇妙的共鸣。“按照计算,这些合成晶石能产生稳定的时空锚点。” 她转动调节旋钮,轨道上的晶石开始缓缓自转,“当五怨器引发时空波动时,它们能像船锚一样固定住局部空间结构。”

张教授突然咳嗽起来,他从抽屉里翻出抗辐射药物,铝箔包装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别忘了剂量问题。” 老人指着安全手册上的红线,“五怨器的辐射剂量超过国家标准的 300 倍,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铅防护衣,单次接触时间不能超过 15 分钟。” 他的指甲在手册上划出深深的印痕,那里记载着三年前昆仑遗址考察队遭遇的辐射灼伤事件。

江浅把防护方案贴在实验室门口,透明胶带在纸上拉出纵横交错的纹路。“我加了应急撤离路线。” 她指着图上用荧光笔标出的通道,“每个工作站都配备紧急切断按钮,从触发到系统关闭的响应时间压缩到 0.8 秒。” 墙角的应急灯突然闪烁了一下,仿佛在验证她的话。

林舟抱着一台便携式光谱仪冲进来时,鞋跟在地板上划出尖锐的声响。“有新发现!” 他把检测报告拍在桌上,五怨器的能量光谱中突然多出一条从未见过的绿色谱线,“这是反物质湮灭的特征谱线,说明它的能量来源可能涉及正反物质的相互作用 —— 我们需要在方案里加入反物质屏蔽层。”

当铅制屏蔽舱的最后一块面板被焊接到位,江浅突然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臭氧味。她抬头看向监测屏,五怨器的能量波动正以每秒三次的频率与屏蔽层产生共振。“调整谐振频率!” 她对着对讲机大喊,手指在控制面板上翻飞,“把屏蔽层的固有频率从 120 赫兹调到 97.3 赫兹,这是黄金分割点!”

张教授突然在方案的补充条款里加上一行字:“需配备两名以上神职人员。” 江浅疑惑地抬头时,老人正用放大镜研究那本泛黄的《道藏》,书页上记载着五怨器出土时伴随的诡异天象。“科学无法解释所有现象。” 他指着其中一段关于 “镇魂仪式” 的记载,“去年罗布泊的时空褶皱,就是在当地喇嘛诵经时突然平复的。”

深夜的实验室里,三人围着新完成的方案导图,咖啡渍在图纸边缘晕开褐色的痕迹。江浅的铅笔在 “能量引导” 章节停顿:“我们可以用超导线圈把多余的能量导入地下,通过地磁场转化为无害的电磁辐射。” 她画出能量流向图,箭头从五怨器出发,沿着预设的管道深入地壳,“就像给高压锅装个安全阀。”

林舟突然笑出声,指着方案里的 “应急预案”:“上次模拟时空坍缩时,系统推荐的逃生路线居然通向…… 食堂?” 他调出三维地图,那条红色的逃生通道确实在厨房门口戛然而止,“看来 AI 也知道民以食为天。” 操作台上传来轻微的嗡鸣,五怨器的光晕突然变成柔和的白色,仿佛在回应这难得的轻松时刻。

当第一缕阳光再次照亮实验室,最终版方案已经装订成册。江浅抚摸着封面上烫金的标题,突然注意到方案厚度恰好是 2.3 厘米 —— 与五怨器的直径完全一致。她抬头看向约束舱,那枚神秘的器物正散发着稳定的微光,仿佛在认可这份凝结了无数心血的应对策略。实验室的打印机还在吐出最后的补充说明,纸张翻动的声音里,似乎藏着破解时空谜题的密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