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时砂遗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8章 应对时空坍缩的行动准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实验室的合金大门缓缓滑开时,江浅正对着全息沙盘做最后的参数校准。沙盘里模拟的昆仑山脉在幽蓝光晕中起伏,红色的坍缩预警线像不祥的血管,沿着海拔六千米的冰川带蜿蜒。五怨器被安置在中央的能量基座上,表面流转的紫芒比昨日柔和了许多,仿佛也在积蓄着力量。

“各时空通道的同步坐标已经确认。” 林舟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电流特有的沙沙声。他正站在敦煌莫高窟的第 323 窟前,手机屏幕映着壁画上那幅 “张骞出使西域图”,画中使者手持的器物与五怨器的轮廓惊人地重合,“唐代时空的伙伴已经在佛龛后安装好锚定装置,只等我们的信号。”

江浅的指尖划过沙盘边缘的时间轴,从秦代到公元 2749 年的刻度上,每个节点都闪烁着绿色的准备信号。“让宋代的李教授检查一下浑天仪的齿轮咬合度。” 她调出北宋汴京的实时画面,那位穿着交领襕衫的学者正用象牙算筹调整仪器,黄铜刻度盘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上次测试时发现传动比有 0.3% 的误差,可能影响时空校准精度。”

张教授拄着碳纤维手杖走进来,杖头的传感器自动扫描过实验室的能量场。老人今天换上了特制的防护服,铅制内衬在行动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但那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最后一批防护凝胶到了。” 他把银色的保温箱放在操作台上,箱内整齐排列的针剂在紫外线下泛着淡蓝色荧光,“每个时空节点分配十支,能在辐射超标时形成临时防护膜。”

江浅突然注意到沙盘西南角的红点,那是位于玛雅文明遗址的观测站。“怎么回事?” 她放大画面,热带丛林里的石台上,来自 23 世纪的机械臂正卡在神庙的石门缝里,金属关节被藤蔓缠绕得动弹不得,“阿丽塔,启动高温切割模式,注意别损坏那些象形文字 —— 根据文献记载,那些符号可能是时空坐标的密钥。”

通讯器里传来年轻女孩的笑声:“放心吧江博士,我的纳米机器人已经开始清理藤蔓了。” 画面里突然闪过一道红光,缠绕的植物瞬间化为灰烬,露出石门上雕刻的星空图,“你看这些星轨排列,和你们提供的坍缩预警路线完全一致,古人早就发现这个秘密了。”

林舟突然发来一段音频,是从明代《天工开物》的孤本里提取的声波信息。当这段带着古琴韵律的声波在实验室播放时,五怨器突然发出嗡鸣,表面的光晕变成流动的金色。“这是元代的郭守敬留下的校准频率。” 江浅看着同步跳动的能量曲线,“他在浑仪的底座里刻了这段声波密码,说是‘能定天地时序’。”

张教授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他从口袋里掏出青铜小鼎形状的呼吸器,深吸几口后才缓过气。“记住应急口诀。” 老人的声音带着些许疲惫,却异常清晰,“能量场超过红色阈值时,先启动 b 方案的空间折叠,再用五怨器的共振频率对冲 —— 顺序不能错,就像熬中药时的君臣佐使,失了次序就会出乱子。”

江浅把这句话翻译成各时空的语言,通过量子通讯发送出去。秦代的将军用竹简记下 “先合后冲” 四个字,汉代的天文学家在帛书上画下能量对冲的示意图,而公元 22 世纪的机器人则将指令转化为二进制代码,投射在月球基地的穹顶之上。实验室的时钟指向下午三点十七分,距离预定行动时间还有整整四十小时。

“检查一下备用能源。” 江浅打开地下储藏室的厚重铁门,低温保存的反物质燃料在特制容器里发出幽蓝的冷光,像被冻结的闪电,“上次模拟时发现主能源在强时空场下会衰减 30%,这些备用燃料必须能支撑至少七十二小时。” 金属货架上还堆放着从各时空收集的奇异能源 —— 宋代的 “火龙油”、唐代的 “水精珠”、未来的 “零点能电池”,在应急灯的照射下如同陈列的珍宝。

林舟突然发来紧急信号,敦煌石窟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异常。画面里,唐代的工匠正用朱砂在石壁上绘制符文,火焰状的图案周围凝结着白霜,温度计的数值骤降到零下 17 摄氏度。“是时空提前坍缩的前兆!” 江浅迅速调出修正参数,“让他们立刻在符文中心嵌入陨铁碎片,那些来自外太空的金属能吸收负能量场 —— 西汉的《淮南子》里记载过这种方法。”

当最后一道程序加载完成时,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江浅站在实验室中央,看着全息沙盘上逐渐连成一体的绿色网络,从地球深处到月球背面,从公元纪年之前到遥远的未来,无数光点如同星辰般闪烁。张教授把一枚青铜钥匙放在她手心,这是从三星堆出土的 “通天器” 仿制品,匙柄的纹路与五怨器的能量接口完美匹配。

“准备好了吗?” 老人的手杖轻轻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回响。江浅握紧那枚带着体温的钥匙,感觉掌心的纹路似乎与匙柄的刻痕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集体闪烁,各时空的信号在沙盘上汇成璀璨的光河,五怨器的光晕与这些光河相连,形成笼罩整个房间的能量茧。

“所有节点报告状态。” 江浅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遍每个时空,秦代的烽火台燃起预警信号,未来都市的空中交通开始疏散,玛雅神庙的石门缓缓开启,露出后面闪烁的时空通道,“记住我们的目标 —— 不是阻止时间的流逝,而是让它回到应有的轨道。”

张教授按下启动按钮的瞬间,实验室的玻璃幕墙外突然出现极光般的光带,那些流动的色彩中隐约能看到各时空的剪影:宋代的浑天仪开始转动,唐代的僧人敲响青铜钟,未来的飞船启动反物质引擎。江浅将钥匙插入五怨器的接口,金属摩擦的瞬间,她仿佛听到跨越千年的叹息,那些来自不同时空的心跳声,在此刻汇成同一频率的共振。

深夜的监控室里,三人看着屏幕上逐渐平稳的时空曲线。江浅给自己注射了一支防护凝胶,冰凉的液体顺着血管流动,带来奇异的暖意。林舟正在给各时空的伙伴发送最后一条信息,屏幕上跳动的文字从甲骨文变成简体中文,又化作未来的星图符号,却都传递着同样的信念。张教授的手杖轻轻靠在墙角,杖头的传感器显示,周围的时空场已经稳定在安全阈值内。

窗外的第一颗晨星亮起时,江浅走到观测台前。远方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城市在沉睡中呼吸,丝毫不知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护即将开始。她想起昨夜李教授发来的诗句:“天地有常道,古今无异门。” 此刻这句话仿佛化作实体,与实验室里流动的能量融为一体,在每个参与者的心中种下坚定的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