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时砂遗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9章 五怨器共鸣的加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实验室的量子观测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时,江浅正对着 1913 年的历史影像资料做标记。屏幕上,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的团队正在埃及帝王谷清理图坦卡蒙墓,当那只嵌满青金石的木箱被撬开时,一道淡紫色的光芒突然从缝隙中喷涌而出,镜头里的风沙瞬间凝滞在半空,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定格。

“能量频率开始跳变了。” 林舟的手指在频谱分析仪上滑动,原本稳定的波形此刻像被狂风搅动的海面,“1913 年 4 月 17 日,这是第一次记录到五怨器的强共鸣现象。” 他调出同时期的地磁记录,挪威特罗姆瑟的极光观测站在那天记录到异常的磁场反转,“你看这段曲线,和现在五怨器的能量波动完全吻合。”

江浅放大影像中那只木箱的特写,木纹缝隙里残留的能量结晶在百年后的镜头下依然泛着微光。“通知 1913 年的观测点加强警戒。” 她对着通讯器说道,屏幕上立刻切换出印度德里的画面,一位穿着殖民时期制服的年轻学者正用黄铜仪器测量着什么,“阿米尔博士,注意监测周围的空间折射率,当数值超过 1.3 时立刻启动屏蔽装置。”

通讯器里传来电流声夹杂的回应:“这里的空气开始震颤了。” 画面突然剧烈晃动,能看到远处的恒河水泛起诡异的涟漪,像被投入热油的水珠,“仪器指针在疯狂旋转,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拨动它们 —— 等等,那些古老的石像眼睛好像在发光!”

张教授突然指着历史文献库里的一则记载,1913 年的《泰晤士报》曾报道过全球范围内的 “奇异光晕” 现象。伦敦塔桥上的行人看到空中漂浮着彩色的光带,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夜晚发出幽蓝的光芒,而中国敦煌的莫高窟里,壁画上的飞天似乎在光晕中微微移动。“这不是巧合。” 老人用放大镜看着那幅 “飞天供养图”,画中飘带的弧度恰好与能量场的分布曲线重合,“五怨器在通过共鸣唤醒某种时空记忆。”

当观测画面切换到 1938 年的维也纳时,江浅注意到圣斯蒂芬大教堂的青铜钟在无风自动。钟声透过百年的时空传来,带着奇特的共振频率,让实验室里的玻璃杯都发出嗡嗡的回应。“1938 年 11 月 2 日,第二次强共鸣。” 林舟调出纳粹德国的秘密档案,那些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 “神秘武器” 的实验记录,“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古堡里发现了另一件五怨器碎片,试图用它来制造‘空间扭曲武器’。”

画面里,一位穿着党卫军制服的军官正用卡尺测量着那块暗紫色的金属碎片,当他的手套接触到碎片表面时,整个人突然被淡紫色的光晕包裹。周围的士兵发出惊呼,能看到军官的身体在光晕中变得透明,仿佛要融入空气中。“能量频率突破临界值了!” 江浅迅速输入指令,1938 年的屏蔽装置开始运转,画面中出现一道淡蓝色的能量屏障,“汉斯教授,启动相位锁定程序,把波动频率稳定在 47.2 赫兹!”

张教授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 1938 年的天文观测记录,上面记载着那天全球的天文台都观测到了异常的引力透镜现象。遥远的星光在抵达地球前发生了诡异的偏折,形成一个个扭曲的光环,像被打碎的万花筒。“这是时空结构在共鸣下产生的折射。” 老人在星图上画出五怨器的分布位置,恰好构成一个完美的正五边形,“它们在通过引力场相互感应,就像散布在时空里的共鸣器。”

1967 年的观测画面带着明显的胶片质感,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空,一朵蘑菇云正在绽放,而在那刺眼的光芒中,有个淡紫色的光点异常稳定。“第三次共鸣发生在核爆瞬间。” 林舟调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解密档案,那些用打字机敲出的报告里反复提到 “异常辐射”,“他们在核爆中心发现了五怨器的能量特征,仿佛核裂变的能量激活了某种沉睡的力量。”

江浅注意到画面角落里有个穿着防化服的身影,正用盖革计数器对着那片辐射区测量。仪器的读数已经超过量程,却在靠近某个沙坑时突然归零,沙坑底部露出的金属碎片泛着与五怨器相同的光芒。“是艾伦?科恩博士。” 她调出这位物理学家的档案,照片上的年轻人眼神里带着震惊与困惑,“他在报告里写过,那片区域的时间流速好像变慢了,手表比外界慢了整整七分钟。”

通讯器突然传来刺耳的噪音,1967 年的观测点画面开始扭曲。能看到沙漠里的沙粒悬浮在空中,形成旋转的漏斗状,远处的仙人掌在能量场中扭曲成怪异的形状。“能量频率还在上升!” 林舟的声音带着紧张,“已经达到理论最大值的 1.8 倍,再这样下去会引发局部时空坍缩!”

江浅迅速切换到应急频道:“启动备用锚定装置!” 她盯着屏幕上那些闪烁的红色警告,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操作,“把铯原子钟的频率信号注入能量场,用时间的稳定性对冲波动 ——1967 年是国际单位制确定的年份,铯原子的共振频率应该能形成稳定锚点!”

当 1967 年的画面重新稳定时,沙漠上空的能量漏斗正在缓缓消散,悬浮的沙粒如同被无形的手引导着,重新落回地面。张教授看着屏幕上逐渐平稳的曲线,突然想起什么似的翻出一本泛黄的笔记,那是他年轻时在剑桥大学的导师留下的。“你看这里。” 老人指着其中一段记录,1967 年 6 月 17 日,全球有 13 个古老文明遗址同时出现了能量异常,从玛雅的金字塔到吴哥窟的神庙,从巨石阵到三星堆,“它们在同步共鸣,像一场跨越时空的交响乐。”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开始闪烁,五怨器表面的紫芒变得异常明亮,透过能量约束舱的玻璃在墙上投下跳动的光影。江浅看着屏幕上三个年份的能量曲线逐渐重合,1913 年、1938 年、1967 年,这三个看似不相关的时间点,此刻在能量频谱上汇成一条耀眼的光带。“它们在积蓄力量。”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每次共鸣都比上一次强烈,间隔时间在缩短 —— 按照这个规律,下一次可能就在……”

林舟突然打断她的话,调出最新的计算结果:“下一次强共鸣的预测时间,恰好是我们计划启动五怨器的时刻。”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屏幕上的倒计时正在一秒秒减少,“这意味着什么?”

张教授的目光落在实验室中央的五怨器上,那枚神秘的器物此刻仿佛变成了跳动的心脏,每一次搏动都与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完美同步。“这不是巧合。” 老人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一种洞悉天机的平静,“五怨器在等待,等待我们完成这场跨越百年的共鸣 —— 它们积蓄的力量,或许正是我们阻止时空坍缩的关键。”

江浅看着屏幕上那些来自不同时空的观测数据,1913 年的黄铜仪器、1938 年的胶片记录、1967 年的核爆监测,此刻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秘密。五怨器的光芒在她眼中逐渐模糊,仿佛化作跨越百年的星河,而她和团队,正站在这条星河的交汇点上,等待着那场决定时空命运的共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