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7章 图画手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跨域小联盟:图画手册里的萌萌学问

贴满回信和照片的白板前,叶澜捧着空白的卡通图画本,小眉头拧成了疙瘩:“汀汀,我们要把所有植物的样子、种法都画下来,还要让小朋友们一看就懂!”她穿着浅紫色小裙子,指尖在纸页上划着,裙摆上的草绿颜料蹭到了本子边缘,留下小小的绿印子。

5岁的萧汀蹲在旁边,手里攥着一盒十二色蜡笔,仰头问:“姐姐,耐旱的植物画红色太阳,耐涝的画蓝色雨滴,对不对?”他举着红色蜡笔,在纸上画了个圆圆的太阳,还特意添了几笔射线,“像戈壁的大太阳一样!”

叶之澜端来削好的铅笔和橡皮,笑着说:“这个想法真好!不过要记得,每种植物的关键特点也要画出来,比如沙棘的根很长,就要把根画得比树干还长哦。”

叶澜点点头,拿起铅笔先画沙棘。她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勾勒出沙棘矮矮的枝干、小小的叶子,还有一串串红红的小果子,可轮到画根的时候,笔尖顿住了:“汀汀,根要画多长呀?比我的胳膊还长吗?”

萧汀立刻站起来,张开小胳膊比划:“要像爸爸钓鱼的鱼竿一样长!”他跑到玩具箱里翻出塑料鱼竿,举起来演示,“这样才能挖到地下的水!”

叶澜照着这个比例,在沙棘的根部画了长长的须根,像一把撑开的小伞扎进土里。可刚画完,萧汀就指着本子喊:“姐姐,你把‘耐’字写错啦!”原来叶澜在标注“耐晒”时,把“耐”写成了“而”,拼音也标成了“ér”。

叶澜脸一红,赶紧拿起橡皮擦掉,皱着小眉头问:“爸爸,‘耐晒’的‘耐’怎么写呀?拼音是nài对不对?”

萧凡凑过来,用手指在桌面上写了一遍:“左边是‘而’,右边是‘寸’,记住‘有寸心才能忍耐’,就能记住啦。”

萧汀在旁边跟着念:“有寸心才能忍耐,耐晒!耐涝!”他突然眼睛一亮,拿起蓝色蜡笔在耐涝植物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寸”字,“这样小朋友们也能记住写字啦!”

叶澜觉得这个办法好,立刻在每种植物的特性标注旁,都画了个迷你的关键字提示。可画到盐角草时,姐弟俩却吵了起来。萧汀想给盐角草画个卡通小人的笑脸,说:“这样小朋友们会更喜欢!”

叶澜却摇摇头,认真地说:“不行,要画真实的样子,不然小朋友们认不出盐角草怎么办?”她指着植物图鉴,“你看盐角草的叶子是肉肉的,一节一节的,像小竹子!”

萧汀噘着嘴,把蜡笔往桌上一放:“可是卡通的更可爱呀!”

叶之澜走过来,拿起图画本翻了翻:“不如我们折中一下?左边画卡通形象,右边画真实的植物照片剪贴,这样又可爱又好认。”

姐弟俩眼睛同时亮了。萧汀立刻拿起黄色蜡笔,给盐角草画了个圆滚滚的卡通造型,还添了两只圆眼睛;叶澜则找出爸爸打印的盐角草照片,用安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来,萧汀在旁边帮忙抹胶水,小手粘得黏糊糊的,却笑得一脸开心。

麻烦还在后头。画紫穗槐的种植间距时,叶澜想写“每棵间隔一个小胳膊的距离”,可“隔”字她不会写,拼音也拿不准。萧汀蹲在旁边,突然举起自己的小胳膊:“姐姐,我们直接画个小胳膊的图标!”他把胳膊放在纸上,叶澜顺着轮廓画了个弯弯的小胳膊,旁边写着“1个这么长”。

“对呀!”叶澜拍了下手,“这样不用写字,小朋友们一看就懂!”她立刻把所有种植间距、埋土深度都换成了童趣图标:用手指宽度代表埋土深度,用脚步数量代表缓冲带宽度,萧汀还在旁边画了个小小的自己,踮着脚测量的样子,逗得爸爸妈妈直笑。

编到稻田虫害防治那一页时,萧汀突然想起毛豆信里画的小鱼,拉着叶澜的衣角说:“姐姐,我们要画青蛙吃虫子的过程,还要告诉小朋友们不能用药!”他拿起绿色蜡笔,画了一只圆鼓鼓的青蛙,正伸长舌头吃虫子,旁边画了个红色的叉,叉掉了农药瓶子。

叶澜补充道:“还要画水草和美人蕉,告诉大家它们能给青蛙安家。”她在青蛙旁边画了一丛水草,水草下面画了几条小鱼,“这样小鱼也能活下去,稻田里的水就干净啦!”

就在姐弟俩忙得热火朝天时,萧凡收到了一封新的求助信——信封是深蓝色的,上面画着雪山和雄鹰,信纸是厚厚的硬卡纸,字迹工整了些,却依然带着拼音:“叶澜姐姐、萧汀弟弟,我是西藏的卓玛,今年6岁。我们这里好高好高,氧气好少,太阳晒得疼,种的植物要么长不高,要么叶子被晒坏了。你们有办法吗?”

信纸里夹着一张照片,卓玛站在雪山脚下,身边的植物长得矮矮的,叶子边缘还有焦痕。

萧汀放下蜡笔,凑过来看照片:“西藏的太阳也很大,还有好多雪!”他想起黑龙江的兴安杜鹃,“姐姐,卓玛那里又冷又晒,还要耐缺氧,找什么植物呀?”

叶澜捧着植物图鉴,一页页仔细翻着,小手指在纸页上慢慢划过:“爸爸说过,西藏有垫状植物,长得矮矮的,不怕晒也不怕缺氧。还有高山柳,贴在地上长,能挡住风沙!”她突然指着一页,眼睛亮起来,“你看藏沙蒿!它和戈壁的沙蒿不一样,能在高海拔活下去,叶子上有小绒毛,不怕太阳晒!”

萧汀立刻跑到自己的积木堆旁,用白色积木搭了座小小的雪山,在雪山脚下摆上矮矮的绿色积木:“这样藏沙蒿种在雪山旁边,就不会被风吹倒啦!”他还拿起蓝色蜡笔,在纸上画了个小小的氧气罐图标,打了个对勾,“藏沙蒿不用好多氧气!”

叶澜把藏沙蒿的资料记在图画本的空白页,打算先编完手册,再给卓玛回信。可刚画了几笔,就发现藏沙蒿的图片不够清晰。萧汀灵机一动:“我们问卓玛姐姐要藏沙蒿的照片呀!”他跑到平板前,用语音转文字功能发消息,字是歪歪扭扭的卡通体:“卓玛姐姐,能不能给我们拍一张藏沙蒿的照片?我们要画进手册里,帮更多小朋友!”

没过多久,平板就收到了卓玛的回复,是一段奶声奶气的语音:“叶澜姐姐、萧汀弟弟,我现在就去拍!我们这里的藏沙蒿开小小的黄花,像小星星一样!”后面跟着几张照片,卓玛举着藏沙蒿,背景是皑皑雪山,小脸上冻得红红的,却笑得很灿烂。

姐弟俩看着照片,立刻投入到新的绘制中。叶澜照着照片画藏沙蒿的样子,萧汀则在旁边画了雪山和小星星,标注“耐晒、耐缺氧、不怕冷”,还用三色蜡笔分别画了太阳、氧气罐和雪花的图标。

编制手册的第五天,麻烦又找上门来。萧汀在画梭梭树的防风墙时,想把三层植物都画成立体的,可怎么画都不像。他急得眼眶红红的,把蜡笔扔在桌上:“我画不好!三层植物看起来像一堆草!”

叶澜放下铅笔,走过去捡起蜡笔,安慰道:“别着急,我们用积木摆出来再画呀!”她和萧汀一起,用矮矮的绿色积木当沙蒿,中等高度的黄色积木当沙棘,高高的棕色积木当梭梭树,摆成三层一排的样子。

“你看,从下往上越来越高!”叶澜指着积木模型,“画的时候,下面的沙蒿画得矮一点,中间的沙棘高一点,最上面的梭梭树最高,这样就像真的防风墙啦!”

萧汀看着模型,恍然大悟,立刻拿起蜡笔重新画。这次他画得格外认真,还在每层植物旁边画了小箭头,标注“第一层挡沙”“第二层挡风”“第三层固土”。画完后,他得意地举起来给叶澜看:“姐姐你看!这样小朋友们就知道怎么种防风墙啦!”

叶之澜看着孩子们的成果,忍不住拍照发给省农科院的专家。专家很快回复,语音里满是赞叹:“这本地图册太有创意了!用图标和图画代替复杂文字,小朋友们一看就懂,我们可以帮忙印刷推广,让更多地区的小朋友受益!”

收到专家的肯定,叶澜和萧汀更有干劲了。萧汀提议在手册最后加一页“求助方式”,画了个大大的信封图标,旁边写着自己的小邮箱——其实是爸爸帮忙申请的儿童邮箱,地址是拼音 数字,还画了小熊头像。叶澜则加了一页“成果分享区”,留出空白,让使用手册的小朋友们画下自己的种植成果,寄给他们。

半个月后,厚厚的《小研究员生态手册》终于完成了。封面是叶澜画的,上面有各种植物的卡通形象,还有萧汀贴的彩色贴纸,标题是“萌萌生态手册——小朋友的植物魔法书”,用彩虹色蜡笔写就,歪歪扭扭却充满童趣。内页里,每一种植物都有“真实照片 卡通形象”,种植方法全是图标和简笔画,还有姐弟俩画的小提示和趣事,比如“沙棘的果子酸酸甜甜,能吃哦!”“盐角草不怕咸,像小战士!”

萧凡联系了印刷厂,按照孩子们的要求,把手册印成了彩色绘本的样子,还特意做了圆角,防止小朋友们划伤手。第一批手册刚印出来,姐弟俩就迫不及待地给各地的小朋友寄去,每本手册里都夹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是叶澜和萧汀的合照,两人笑得一脸灿烂,旁边写着:“一起保护植物宝宝,让地球更漂亮!”

就在手册寄出去的同时,卓玛的第二封求助信也到了。这次她的信里没有了焦虑,反而满是期待:“叶澜姐姐、萧汀弟弟,我按照你们说的,种了藏沙蒿和高山柳,它们长得好好的!谢谢你们的手册,我要教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一起种!”

叶澜和萧汀捧着新收到的回信,又开始盘算着新的计划。萧汀指着手册上的空白页:“姐姐,我们要收集更多小朋友的种植照片,贴满这一页!”

叶澜点点头,小脸上满是坚定:“还要找更多高海拔的植物,把手册变得更厚!”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摊开的手册上,纸页上的彩色图画和图标,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闪烁着童真与智慧的光芒。跨域小联盟的手册之旅才刚刚开始,而更多来自远方的求助,更多新奇的植物,更多萌萌的破局故事,还在等着这对5岁多的姐弟俩,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一一书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