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拜上帝会,在广西蓬勃发展之际,“皇上驾崩”的消息,从紫禁城传出。
刹那间,皇宫内哭声四起,消息传至全国,举国上下为之着白戴孝,所有娱乐活动皆被严令禁止。
“道光皇帝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是于失败中不懈追寻胜利的一生。”
这是民间小报,对道光帝的盖棺之评,虽简短,却勾勒出这位帝王一生的轮廓。
而朝廷所发布的道光帝追悼词,措辞庄重而严谨:先皇旻宁,自六岁起便深受祖父乾隆帝的疼爱。
八岁时,“聪慧机敏”便已展露无遗。三十九岁那年,他承继大统,在位时长三十年之久。
先帝所处之时代,乃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流毒肆虐全国,虎门销烟之举,彰显其禁毒之决心。
怎奈命运弄人,壮志未酬无疾而终,享年六十九岁。
远在广西的拜上帝会总教主洪秀全听闻此消息,掐指一算,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冷笑,自语道:
“新老交替,恰逢国丧之时,此乃吾教兴盛之绝佳时机啊。”
关于道光帝的突然离世,史料记载为“寿终正寝”,通俗来讲,便是民间所说的自然老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可他这一走,大清这艘在风雨中飘摇的破船,又该由谁来掌舵呢?
自有安排,不用担心。道光帝生前早已秘密立储。
承继大统之人选名单,被精心放置于??(jue)匣之内,
而这个承载着王朝命运的??匣,正静静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背后。
道光帝驾崩的当天,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等人,
他们当众打开??匣,宣布皇四子奕詝(zhi)继位,即后来的咸丰皇帝。
“为何是四皇子奕詝而非其他皇子?奕欣(xin)不是更合适吗?”
大臣们疑惑不解,不过这事没人敢站出来问。
道光之所以选择四皇子奕詝为接班人,是经过一番考量的,他认定奕詝是一位守成仁孝之君。
“……”
首先四皇子奕詝,是道光第三位皇后所生,属嫡子。
并且在嫡子中,前三位哥哥早早夭折,奕詝成了实际上的长子。
道光皇帝一共有四位皇后,分别是:
一、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是道光帝的原配妻子,嘉庆元年被册为嫡福晋,嘉庆十三年去世。
也就是她没等到道光称帝就死了,道光帝即位后,追封她为孝穆皇后。
二、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嘉庆十三年,被赐封为旻宁的继福晋,道光帝即位后,册立为皇后。
道光十三年,皇后崩逝。
三、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年入宫,深得道光帝宠爱,先后封为全嫔、全妃、全贵妃,
道光十三年,前任皇后去世后,被立为皇后。道光二十年崩逝。
她是咸丰的生母。
四、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初为静贵人,后封为静皇贵妃。
咸丰帝即位后,尊其为康慈皇贵太妃。她去世后,咸丰帝追封她为孝静皇后。
她是鬼子六(奕欣)的生母,她将咸丰抚养长大,咸丰感其恩德,追封她为静皇后。
除皇后外,道光还有彤贵妃舒穆禄氏、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等一众妃嫔。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段传闻,说全皇后在世之时,为自己的儿子奕詝能登上太子之位,她竟对奕欣(鬼子六)动了加害之心。
奕欣排行第六,人称“鬼子六”,乃是静贵妃之子,比奕詝年龄仅小两岁。
“鬼子六”天资聪慧过人,自幼便深得道光皇帝的喜爱。这让全皇后深感不安,遂起了歹念。
一日,全皇后精心安排了一场丰盛的晚餐,差遣儿子奕詝(排行老四,后来的咸丰)去邀请奕欣(鬼子六)前来赴宴。
彼时,奕詝(咸丰)偶然在厨房撞见母亲往酒中偷偷下毒。
他与奕欣情谊深厚,见此情景,一心只想救奕欣于危难。
待众人入座,全皇后满脸堆笑,不停地劝奕欣喝酒吃肉。
而奕詝则心急如焚,在桌下悄悄踢奕欣,以眼神示意他切勿吃喝。
奕欣本就机灵,见此异样,心中顿时有所警惕,便借口推脱,只吃了几口点心。
恰在此时,桌下一只觅食的猫东寻西找,奕欣灵机一动,佯装不经意间碰翻酒杯,酒洒了一地。
那猫不知危险,上前舔食,瞬间中毒而死。
奕詝和奕欣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这竟是一场,暗藏杀机的鸿门宴。
全皇后看到歹毒事情败露,红着脸起身离席,奕欣赶忙装作身体不适,匆匆扒了一碗饭,便告辞离去。
经此一遭,奕欣此后再也不敢轻易前往全皇后居所赴宴。
时光悠悠流转,两个孩子在宫廷的风云变幻中渐渐长大。
当道光皇帝选择太子人选时,着实犯了难。
奕欣精明能干,凡事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而奕詝则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
另外,奕詝的腿脚略有毛病,在一次于避暑山庄打猎时,他不慎从马上摔下,腿骨摔断。
虽经太医全力救治得以痊愈,却终究落下了跛脚的病根。
基于这些因素,道光皇帝内心,更倾向于立奕欣为太子。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势,此人便是奕詝的老师杜受田。
(杜受田,山东滨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入职尚书房,成为皇子奕詝的老师。
后历任左都御史、尚书房总师傅、工部尚书等职务。)
道光二十年春,道光皇帝心生一计,欲让几位皇子随他一同前往避暑山庄秋猎,
借此试探诸位皇子谁的武功更为高强、能力更为出众。
杜受田何等精明,一眼便看穿了道光皇帝的心思。
他深知自家学生咸丰,在资质与箭法上皆比不上奕欣,即便拼尽全力打猎,也难与奕欣抗衡。
于是,他对咸丰如此这般地交代:“论资质、箭法,你确实比不上鬼子六。
此番前去,你不如一箭不发,一个猎物也不打。”
咸丰听闻,满脸诧异,疑惑问:“老师,我若一个猎物都不打,那成绩岂不是零蛋?
如此一来,父亲岂不是更瞧不起我了?”
杜受田微微一笑,再次叮嘱道:“你照此行事,父皇定会夸赞你。”
咸丰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打猎结束后,皇子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战利品,恭敬地来到父皇面前。
果不其然,奕欣所捕获的猎物数量最多,尽显其高超箭术。
而当道光皇帝看到咸丰两手空空时,不禁发问:“为何你手中没有一只猎物?”
咸丰“扑通”一声跪下,言辞恳切地说道:“父王,如今正值鸟兽哺育后代之时,
倘若儿臣杀死它们的父母,那些幼崽又该由谁来抚养呢?儿臣实在不忍射杀这些生灵,故而手中空空。”
道光皇帝听闻此言,心中大为欣慰,暗自思忖,咸丰竟有这般菩萨心肠,心怀保护苍生的理念,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位仁德之君。
经此一事,道光皇帝对咸丰多了几分信任与好感。
另一个决定咸丰命运的关键时刻,发生在道光帝病重之时。
彼时,道光将诸位皇子召至榻前,询问治国方略,其意考察究竟谁更有能力继承大统。
奕欣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对答如流,滔滔不绝,阐述自己的见解,尽显治国理政的智慧。
而奕詝则在杜受田的授意下,未等父皇开口,便“扑通”一声跪在床前,涕泪横流,声泪俱下表达着,对父亲病情的担忧与不舍。
他哽咽得几乎说不出太多治国之策,然而,正是这看似质朴的孝心,深深打动了道光帝。
不用问,这也是杜受田的计策,来之前,老师对奕詝说:若论才华你不是老六的对手,既然如此,我们不与老六拼才华,咱们拼孝道。
果然如杜受田所料,道光帝对奕詝的孝道很满意,在他的心中,孝道乃是为君之本,
尽管奕欣同样有老师精心教导,为这场皇位争夺做了诸多准备,但终究未能精准把握道光帝的心思。
道光帝一生崇尚节俭,秉持守成理念,在他的认知里,或许更期望一位仁慈、孝顺且能恪守祖制的皇子来继承皇位,以此维系王朝的稳定延续。
经过多番考察,无疑奕詝是符合道光选才的标准。
最终,奕詝凭“仁孝”形象,成功赢得了道光帝的青睐,被秘密立为储君,最终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
1850年3月9日(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日),奕詝登基即位,是为咸丰皇帝,
次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属于咸丰的朝代,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