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宫秘史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5章 喜得兵器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太平军对长沙的围攻,长达81天,这回算是踢到了铁板,居然久攻不下,最终无奈选择放弃,转而向北进军。

行军途中,杨秀清心中已有盘算,他计划打下益阳,收拢船只,组建一支水师营,便于以后水陆两栖作战。

这个想法,得到了天地会舵主们的赞同,“东王果然深谋远虑,建立水师,

益阳、岳州一带渔船众多,渔民数量庞大,到时吸引他们带船加入,岂不是打造水师最为快捷的办法!”

太平军高歌猛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拿下了宁乡。

在宁乡稍作停留,于 12 月 3 日抵达益阳城外。

据探马反馈的消息,彼时,益阳城内守备空虚,知县李瀚章得到义军前来的消息,带上妻儿揣上银票,脚底抹油逃之夭夭。

太平军开始攻城,县里衙役头目张老三,带领五百团练进行抵抗,打到半截,听到县令大人已逃走的消息,老三很明智,放下了一句话,“老子不做炮灰”,带领众人四散奔逃而去。

太平军轻而易举地拿下了益阳城,随后发布安民告示,打开粮库开仓放粮。

“太平军是咱们的救星,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乡亲们心中有杆秤,知道谁好谁坏。大清朝廷对他们毒如蛇蝎,无官不贪,即便赈灾款和修河堤的钱,他们照贪不误!

太平军和清廷简直天地有别,太平军不拿百姓一分一毫,百姓感念太平军救命之恩,纷纷带渔船加入,其热情远超杨秀清的估计,不消半日,就有数千条船只加入。

有了船,有了水手,还需要一位给船修修补补的人,杨秀清命当地木材商贩唐正才为“典水匠”,负责管理这些船只和渔民。

“东王,我负责给这些渔民进行系统化的训练,让他们快速掌握基本战术,能够在战场上不慌乱。”罗大纲主动请缨。

杨秀清点头同意。

七日后,清军提督向荣才率领着追兵赶到,按照石达开的话说就是:“这家伙喜欢吃我们的尘土!”

向荣与常德总兵纪律会合,驻扎在益阳城资江南岸的陆贾山上,对清军形成威慑作用。

“东王,杀鸡焉用牛刀,末将愿带一支人马去消灭向荣部!”翼王石达开抱拳请战。

“翼王,向荣此人狡猾无比,你务必小心应对。”杨秀清关切叮嘱道。

“多谢东王提醒!”石达开言罢,率领人马离去。

石达开成竹在胸,巧用兵法,分兵三路向陆贾山发起进攻。

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成功打败清军,斩杀了纪律,向荣见势不妙,只得败退而逃。

经此一役,后续清军再无大部队前来滋扰。

清军迟迟未赶来,也有判断失误的原因,他们认为太平军攻不下长沙,肯定往江西九江方向进发,为此,布防到了东去的沿途。

“……”

紫禁城养心殿。

咸丰皇帝面对太平军的攻势,着实无计可施。

太平军从广西进入湖南,已然折腾了将近两年,清军不仅未能将起义之火扑灭,反而呈燎原之势。

并非咸丰皇帝不重视,实在是手下军队难堪大用。

如今的八旗军,早不是当初那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八旗军了,八旗将领肆意克扣军饷,整日沉迷于吸食大烟,当兵的也上行下效。

加之他们多为皇家宗亲子弟,骄横跋扈,无人敢惹。

绿营兵待遇极差,当兵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

这些绿营兵领军,为节省训练经费,从入伍起便未曾进行过集训,因此毫无战斗力可言。

若不是向荣训练了一支湘勇,死死咬住太平军不放,清军实在难有亮眼的表现。

咸丰皇帝接连换了两茬钦差大臣,却根本无济于事。

这些钦差大臣根本不在前线督战,大清朝廷,上下充斥着相互糊弄的风气。

到了 12 月,太平军从益阳出发,水陆并进,继续向北,准备攻打岳州。

当太平军抵达岳州时,城内守军官兵大多望风而逃,太平军几乎未遇抵抗,便顺利攻克了岳州。

岳州即如今的岳阳,乃鱼米之乡,八百里洞庭环绕此地。

同益阳的情况差不多,当地渔民纷纷带船踊跃加入太平军,太平军的水师进一步壮大。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简直是意外惊喜。

事情是这样的,在攻打岳州围城期间,太平军意外发现了一处军火库,仔细查对,你想不到的,竟然是明末吴三桂造反时遗留下来的兵器库,

哈哈,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发现兵器库有点传奇色彩,彼时寒风呼啸,太平军五旅三卒的小兵旺财肚子内急,

就请示卒长去解手,卒长同意后,旺财进入一山洞方便。

解完手后,旺财起身整理衣裤。

突然,一阵狂风吹进洞里,将他脚边的枯草吹得向两侧散开,露出一块布满青苔的石板。

石板边缘还刻着些模糊的纹路,好奇心驱使旺财蹲下身,伸手用力去抠石板的缝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喀喇”一声,石材有机关,徐徐打开,一股刺鼻的腐臭气味扑面而来。

旺财强忍着不适,捂着口鼻跳进了这个洞中之洞。

他摸出火镰,啪啪打着点燃地上废弃丢掉的火把,借着火光,旺财看到洞里面,靠边摆放着一排漆黑的箱子和散乱的兵器,

他顾不上害怕,上前打开快要散架的箱子,里面满是寒光闪闪的刀剑、箭矢,还有红衣大炮的炮弹……

哈哈,发财了,旺财小心脏狂跳,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财富。

旺财不敢有丝毫耽搁,抓起几件兵器就爬出洞口,朝着太平军营地狂奔而去——

太平军意外获得吴三桂遗留军械一事,诸多史料均有记载。

例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提到“破岳州得吴三桂之器械,搬运下舟,直下湖北”。

《清史稿》也有“城中旧储吴三桂军械,至是尽以资贼”的表述。

同时,太平军中的清军奸细张德坚在《贼情纂要》中,也明确指出,太平军在岳州得到了吴三桂于 1679 年留下的火炮、弹丸、火药等。

这些军械对太平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获得这批军械之前,太平军攻城掠地困难重重,而此后,却仿佛脱胎换骨,变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难怪有人调侃,吴三桂算是报了仇,间接助力太平军,将大清王朝推向了末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